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导言第9-22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0-14页
  (一) 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第10-13页
  (二) 研究区域--鄱阳湖区第13-14页
 三、 研究概况第14-19页
  (一) 农业自然资源研究综述第14-17页
  (二) 有关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研究第17-19页
 四、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页
 五、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第19-20页
 六、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0-22页
第一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38页
 一、 自组织理论第22-26页
  (一) 耗散结构理论第22-24页
  (二) 协同理论第24-25页
  (三) 突变理论第25-26页
 二、 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理论第26-28页
  (一) 相互作用是物质系统演化机制的本质特征第26-27页
  (二) 物质系统演化的发展性第27页
  (三) 物质系统演化的阶段性第27页
  (四) 物质系统演化的守恒性第27-28页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8-33页
  (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实质第28-29页
  (二) 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认识第29-31页
  (三) 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第31-32页
  (四) 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2-33页
 四、 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创新的理论第33-35页
  (一) 交易与制度第33-34页
  (二) 制度创新的动因与过程第34-35页
 五、 关于科技进步作用的理论第35-38页
第二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第38-64页
 一、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概况第38-41页
  (一) 土地资源及其特征第38页
  (二) 水资源及其特征第38-39页
  (三) 气候资源及其特征第39页
  (四) 生物资源及其特征第39-41页
 二、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第41-48页
  (一)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第41-45页
  (二) 鄱阳湖区“四低”资源现状第45-47页
  (三) 鄱阳湖区后备土地资源分析第47页
  (四) 鄱阳湖区灾后土地整理第47-48页
 三、 鄱阳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第48-58页
  (一) 鄱阳湖区水资源供需评价第49-56页
  (二) 鄱阳湖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56-58页
 四、 鄱阳湖区生物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第58-59页
  (一) 渔业资源第58-59页
  (二) 森林资源第59页
  (三) 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第59页
  (四) 草洲资源第59页
 五、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59-64页
第三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过程第64-88页
 一、 建国后鄱阳湖区的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第64-76页
  (一) 传统封闭型的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1949-1978)第64-69页
  (二) 向现代开放型转变的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1979-1999)第69-76页
 二、 湖区’98灾后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农业综合开发第76-88页
  (一) 灾后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第77-79页
  (二) 灾后农业综合开发第79-88页
第四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第88-116页
 一、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原动力第88-92页
  (一) 建国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自然生态供给与社会经济需求的相对平衡第88-89页
  (二) 20世纪60-80年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自然生态明显失衡第89页
  (三)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8特大洪涝灾害后朝遵从自然力进而有效利用自然力的可持续方向发展第89-90页
  (四)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原动力第90-92页
 二、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制度效应第92-107页
  (一) 农户、政府的经济行为第92-99页
  (二)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的制度效应第99-107页
 三、 科技进步在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中的作用第107-111页
  (一)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湖区农业科技第107-108页
  (二) 农业科技在以市场改革为导向的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中的作用第108-109页
  (三) 科技进步的作用评估第109-111页
 四、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类型分异的机理分析第111-116页
  (一) 农业综合型第112-114页
  (二) 非农产业型第114页
  (三) 传统种养型第114-116页
第五章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第116-141页
 一、 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轨迹和可持续发展第116-120页
 二、 实现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第120-141页
  (一) 加强水利建设,相对稳定湖水位,整治洪涝灾害,突破湖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瓶颈制约因子,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最大综合效益第120-125页
  (二) 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是促进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不竭动力第125-137页
  (三) 避洪高效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是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选择第137-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47页
附录第147-150页
致谢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表决权研究
下一篇: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