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审美与生命的合奏--情感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序 | 第6-7页 |
| 一、 情感教育在当前的困境 | 第7-12页 |
| (一) 科学理性主义(工具理性)对情感教育的冲击 | 第7-9页 |
| (二) 感性文化的庸俗化、低级化对情感教育的影响 | 第9页 |
| (三) 我们当前的教育自身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 第9-12页 |
| 二、 对情感教育的界定 | 第12-19页 |
| (一) 情感的概念辨析 | 第12-15页 |
| (二) 情感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 第15-18页 |
| 1、 作为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 | 第15-16页 |
| 2、 作为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 | 第16-17页 |
| 3、 作为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 | 第17-18页 |
| 4、 作为生命的享用机制 | 第18页 |
| (三) 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18-19页 |
| 三、 审美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 | 第19-32页 |
| (一) 美与人类情感的关系 | 第19-29页 |
| 1、 鲍姆嘉通的“感性学” | 第19-21页 |
| 2、 康德的反思的审美判断力 | 第21-29页 |
| A、 康德哲学的知识学和人类学立场 | 第21-23页 |
| B、 自然的形式的合目的性与愉快的情绪的联结 | 第23-25页 |
| C、 审美判断的对象性和客观性 | 第25-29页 |
| (二) 审美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 | 第29-32页 |
| 四、 对情感教育如何走出困境的思考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后 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