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36页 |
第一章 中医经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进展 | 第13-17页 |
1 《伤寒论》经方 | 第13-14页 |
2 《金匮要略》妇人三篇经方 | 第14-15页 |
3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经方 | 第15-16页 |
4 《金匮》其它经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实验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 免疫方面 | 第17-19页 |
2 其它方面 | 第19-20页 |
3 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第三章 四逆散研究近况 | 第20-23页 |
1 关于四逆散治疗疾病的临床报道 | 第21页 |
2 关于四逆散方证的中医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3 关于四逆散的实验研究 | 第22-23页 |
第四章 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 第23-28页 |
1 健康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 | 第23-24页 |
2 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 第24-27页 |
3 妊娠妇女、子宫内膜炎、不孕症中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情况 | 第27-28页 |
第五章 解脲支原体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 第28-32页 |
1 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分析 | 第28-30页 |
2 中医药治疗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的近况 | 第30-32页 |
第六章 中医药治疗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的实验研究进展 | 第32-36页 |
1 中草药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 第33-34页 |
2 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 第34-35页 |
3 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致不孕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35-3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6-41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2 结果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1-57页 |
第一章 妇科Ⅰ号方对大肠杆菌致小鼠盆腔炎症性疾病的病理和免疫方面的实验研究 | 第41-47页 |
1 妇科Ⅰ号方对大肠杆菌致小鼠盆腔炎症性疾病的病理影响 | 第41-44页 |
2 妇科Ⅰ号方对大肠杆菌致盆腔炎症性疾病小鼠模型血清TNF-α、IL-2、IL-6、IL-10细胞因子以及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影响 | 第44-46页 |
3 实验讨论 | 第46-47页 |
第二章 妇科Ⅰ号方对解脲支原体致小鼠盆腔炎性疾病的病理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 第47-57页 |
1 妇科Ⅰ号方对解脲支原体致小鼠盆腔炎性疾病的病理影响 | 第47-50页 |
2 妇科Ⅰ号方对解脲支原体致盆腔炎性疾病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50-54页 |
3 实验讨论 | 第54-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5页 |
附图 | 第75-86页 |
1 大肠杆菌造模动物实验附图 | 第75-78页 |
2 解脲支原体造模动物实验附图 | 第78-82页 |
3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双参数直方图点图 | 第82-85页 |
4 PCR法检测T-bet/GATA-3 mRNA扩增溶解曲线图像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