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大气温度论文

局部人为热释放效应与气温变化关联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1-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30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4-20页
     ·气候变暖的危害第14-18页
     ·气候变暖大环境下新的国际形势第18-2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20-29页
     ·气候变暖原因的研究第21-26页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学说第21-22页
       ·气候变暖原因的其他学说第22-26页
     ·人为热释放引起气候变暖的研究第26-28页
     ·气候变暖研究的发展方向与缺项分析第28-29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第29-30页
第二章 热释放与局地气温的物理模型研究第30-44页
   ·模型研究引言第30-32页
   ·人为热释放结构化模型的区域划分第32-33页
   ·Local区域能量平衡分析第33-34页
   ·局地气温与Local区域受热Q_(anthr)~(local)的关系第34-38页
     ·Local区域固定热容假设第34-35页
     ·自然波动对气温变化的零均效假设第35-36页
     ·热量指数衰减假设第36-37页
     ·人为热释放年内分布不变性假设第37-38页
   ·Local区域受热Q_(anthr)~(local)与人为热释放的关系第38-39页
   ·模型结论:局地气温与人为热释放的关系第39-42页
     ·局地气温对人为热释放有近似线性的依赖关系第39-40页
     ·局地气温-热释放关系存在的不确定性第40-42页
     ·局地气温对人为热释放的响应程度由多种因素决定第42页
   ·案例分析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热释放与局地气温关系的统计验证研究第44-68页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44-45页
   ·典型区域的统计验证第45-56页
     ·走势图对比分析第45-50页
     ·线性关系分析第50-56页
       ·上海案例第50-52页
       ·北京案例第52-54页
       ·山西案例第54-56页
       ·线性关系验证小结第56页
   ·全国各省份的气温-热释放相关性统计验证第56-64页
     ·各省线性相关性汇总第57-59页
     ·例外省份分析第59-62页
     ·线性相关强度随热释放量关系的分析第62-64页
   ·气温-热释放相关性统计验证结论第64-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基于人为热释放的气温预测研究第68-84页
   ·数据来源第68页
   ·对上海的气温预测研究第68-76页
     ·上海的人为热释放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第68-69页
     ·上海的人为热释放增长趋势分析第69-70页
     ·上海人为热释放及气温预测第70-72页
     ·上海人为热释放控制及其对气温影响的探讨第72-75页
       ·上海人为热释放构成分析第72-73页
       ·对上海热释放控制的探讨第73-74页
       ·热释放控制对上海气温的效果第74-75页
     ·上海气温预测小结第75-76页
   ·对北京的气温预测研究第76-83页
     ·北京的能源消费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第76-77页
     ·北京人为热释放增长趋势的分析第77页
     ·北京人为热释放及气温预测第77-79页
     ·北京人为热释放控制及其对气温影响的探讨第79-82页
       ·北京人为热释放构成分析第79-80页
       ·对北京热释放控制的探讨第80-81页
       ·热释放控制对北京气温的效果第81-82页
     ·北京气温预测小结第82-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能源利用方式的评价模型第84-108页
   ·全生命周期人为热释放评价模型第84-98页
     ·能源消耗热释放的分析模型第85-97页
       ·直接能源消耗产生热释放的分析第86-91页
       ·完全能源消耗产生的热释放第91-96页
       ·全生命周期总热释放的求得第96页
       ·多种用能需求的热释放模型探讨第96-97页
     ·其他因素导致的热量积累第97-98页
   ·能源消耗率评价模型第98-99页
   ·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探讨第99-106页
     ·常规燃煤发电第100-102页
       ·燃煤发电的物化能计算第100页
       ·燃煤发电对主能源完全消耗的计算第100-102页
     ·多晶硅光伏第102-106页
       ·多晶硅光伏发电的能耗第102-105页
       ·其他因素导致的热量积累第105-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8-114页
   ·结论第108-111页
   ·本论文对认识局部人为热释放对环境影响的可能创新之处第111页
   ·展望第111-114页
符号表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4页
附录1 作者对热释放与热岛效应异同的思考第124-126页
附录2 《能源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第126-130页
附录3 统计验证中的Pearson相关方法第130-132页
附录4 各省会城市年平均气温变化及其拟合曲线第132-144页
附录5 全国各省份单位面积人为热释放表(2007年)第144-146页
附录6 燃煤发电与多晶硅光伏发电热释放对比MATLAB程序第146-1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49-150页
致谢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时变影响的高层与大跨度钢结构建筑施工监测与模拟研究
下一篇:碟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用斯特林发动机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