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0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矿井震波超前探测技术现状 | 第13-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6-2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第17-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2 巷道震波超前探测地球物理基础 | 第20-31页 |
| ·地震波的类型 | 第20-22页 |
| ·地震波的传播规律 | 第22-27页 |
| ·地震波的传播原理 | 第22页 |
| ·地震波的速度 | 第22-24页 |
| ·地震波的振幅及其衰减规律 | 第24-27页 |
| ·巷道周边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规律分析 | 第27-31页 |
| ·巷道前方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 | 第27-29页 |
| ·巷道后方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 | 第29页 |
| ·巷道侧方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 | 第29-31页 |
| 3 巷道震波超前探测现场数据采集技术 | 第31-45页 |
| ·MSP观测系统构建 | 第31-38页 |
| ·隧道、巷道现有观测系统分析 | 第31-34页 |
| ·MSP立体空间反射波观测系统设计 | 第34-38页 |
| ·MSP数据采集系统 | 第38-42页 |
| ·地震记录仪器 | 第38-40页 |
| ·震源选择 | 第40-41页 |
| ·超前探测检波器选择 | 第41-42页 |
| ·MSP现场工作技术 | 第42-45页 |
| 4 MSP核心处理技术研究 | 第45-91页 |
| ·巷道前方构造模拟研究 | 第45-55页 |
| ·正演模拟研究 | 第45-52页 |
| ·物理实验模拟研究 | 第52-54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 ·反射波提取技术 | 第55-62页 |
| ·F-K域滤波 | 第55-57页 |
| ·τ-p域滤波 | 第57-60页 |
| ·F-K与τ-p域联合滤波 | 第60-62页 |
| ·纵横波分离技术 | 第62-70页 |
| ·纵、横波的产生及其极化特性 | 第62-65页 |
| ·极化滤波的基本原理 | 第65-67页 |
| ·极化滤波的实现 | 第67-70页 |
| ·偏移速度建模技术 | 第70-80页 |
| ·叠加速度分析法 | 第71-75页 |
| ·叠前绕射偏移速度建模 | 第75-80页 |
| ·深度偏移技术 | 第80-81页 |
| ·时频分析技术 | 第81-89页 |
| ·S变换基本原理 | 第82-85页 |
| ·利用S变换求取品质因素 | 第85-88页 |
| ·利用S变换求取瞬时相位及瞬时频率 | 第88-89页 |
| ·地震属性参数提取技术 | 第89-91页 |
| 5 MSP2.0数据处理系统开发 | 第91-106页 |
| ·MSP2.0数据处理系统构架 | 第91-93页 |
| ·MSP数据处理的目的和任务要求 | 第91-93页 |
| ·功能模块划分及系统构架 | 第93页 |
| ·工程管理与记录解编 | 第93-96页 |
| ·工程管理模块 | 第93页 |
| ·记录解编模块 | 第93-96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96-103页 |
| ·频谱分析模块、带通滤波模块 | 第96-97页 |
| ·初至拾取、初至静校正模块 | 第97-98页 |
| ·振幅调整模块 | 第98-101页 |
| ·反Q滤波模块 | 第101-103页 |
| ·数据核心处理 | 第103-106页 |
| ·波场分离 | 第103-104页 |
| ·反射波提取 | 第104页 |
| ·偏移速度建模 | 第104-105页 |
| ·深度偏移 | 第105页 |
| ·属性参数提取 | 第105-106页 |
| 6 MSP技术在巷道超前探测工程中的应用 | 第106-118页 |
| ·顾桥煤矿-780南翼轨道大巷地质条件及其探测任务 | 第106-108页 |
| ·-780南翼轨道S40+200m段MSP与TSP对比探测 | 第108-114页 |
| ·测线布置与数据采集 | 第108-109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解释 | 第109-114页 |
| ·探测结论与建议 | 第114页 |
| ·验证情况与分析 | 第114页 |
| ·-780南翼轨道S44+200m段MSP探测 | 第114-118页 |
| ·测线布置与数据采集 | 第114-115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解释 | 第115-117页 |
| ·探测结论与建议 | 第117页 |
| ·验证情况与分析 | 第117-118页 |
| 7 结论 | 第118-120页 |
| ·结论 | 第118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18-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4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