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公司经营效率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背景 | 第7页 |
·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发展趋势 | 第10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效率测算与生产前沿效率分析 | 第13-21页 |
·效率的内涵 | 第13-14页 |
·效率测算 | 第14-16页 |
·生产前沿效率分析 | 第16-21页 |
·生产前沿理论 | 第16-18页 |
·DEA效率分析技术 | 第18-21页 |
·DEA概述 | 第18-19页 |
·DEA的理论模型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电网公司经营效率评价的特性分析与指标设计 | 第21-32页 |
·电网公司经营效率评价的特性分析 | 第21-24页 |
·电网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电网公司进行效率评价的特性分析 | 第22-24页 |
·电网公司经营效率评价的指标设计 | 第24-32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指标体系结构 | 第25-27页 |
·指标体系 | 第27-28页 |
·指标说明 | 第28-32页 |
第四章 电网公司经营效率评价体系的研究与设计 | 第32-47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权重设计方法 | 第32-36页 |
·FUZZY AHP方法 | 第32-33页 |
·三角模糊数及有关运算法则 | 第33-34页 |
·FAHP的主要步骤 | 第34-35页 |
·FAHP算法的改进 | 第35-36页 |
·评价模型研究 | 第36-39页 |
·扩展模型 | 第36-38页 |
·权有附加约束的DEA模型 | 第36-37页 |
·超效率SE-DEA模型 | 第37-38页 |
·改进模型 | 第38-39页 |
·评价分析方法 | 第39-43页 |
·效率分析 | 第39-43页 |
·经营效率分析 | 第39页 |
·利润效率分析及方法 | 第39-41页 |
·动态效率评价及MPI模型 | 第41-43页 |
·投影分析 | 第43页 |
·敏感分析 | 第43页 |
·评价体系设计 | 第43-47页 |
·具体步骤 | 第43-46页 |
·明确问题阶段 | 第43-44页 |
·建模计算阶段 | 第44-45页 |
·分析结果阶段 | 第45-46页 |
·框架流程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47-67页 |
·引言 | 第47页 |
·权重计算 | 第47-48页 |
·数据整理 | 第48-51页 |
·选择模型计算分析 | 第51-65页 |
·效率分析 | 第51-59页 |
·经营效率分析 | 第51-55页 |
·利润效率分析 | 第55-56页 |
·动态效率分析 | 第56-59页 |
·投影分析 | 第59-60页 |
·敏感分析 | 第60-65页 |
·指标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60-64页 |
·评价单元数目变化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94页 |
附录1:权重计算 | 第73-82页 |
附录2:数据收集 | 第82-84页 |
附录3:单项指标参照值表 | 第84-85页 |
附录4:LINDO计算程序示例 | 第85-88页 |
附录5:动态效率计算中的距离函数值 | 第88-90页 |
附录6:非效率单元结果表 | 第90-92页 |
附录7:指标变化后的效率值表 | 第92-9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