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绪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第9-11页 |
三、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描述 | 第13-18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一、公务员 | 第13-14页 |
二、公务员的身份保障权 | 第14-15页 |
三、公务员的身份保障权之救济 | 第15页 |
第二节 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描述 | 第15-18页 |
一、救济对象 | 第15-16页 |
二、救济机关 | 第16页 |
三、救济事项及救济形式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公务员身份保障权利救济制度缺陷分析 | 第18-36页 |
第一节 救济部门缺乏完全的独立性 | 第18-21页 |
一、救济部门不能完全独立于行政系统 | 第18-20页 |
二、救济部门不能完全独立于党委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救济程序不完善 | 第21-24页 |
一、救济程序不完善 | 第21-23页 |
二、救济程序实施中的问题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救济途径缺乏完整性 | 第24-26页 |
一、仅存行政救济 | 第24-25页 |
二、司法救济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救济对象缺乏分别对待 | 第26-31页 |
一、对党政系统领导成员进行权利救济的困境 | 第27-28页 |
二、对法官与检察官进行权利救济的困境 | 第28-30页 |
三、对其他公务员进行权利救济的困境 | 第30-31页 |
第五节 公务员身份保障权利救济制度与其它制度的关系 | 第31-36页 |
第三章 制度缺陷产生原因之探讨 | 第36-53页 |
第一节 理论根源 | 第36-38页 |
一、特别权力关系理论 | 第36-37页 |
二、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修正理论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思想根源 | 第38-48页 |
一、君臣关系 | 第38-40页 |
二、君臣思想形成的原因 | 第40-44页 |
三、君臣思想的表现 | 第44-48页 |
第三节 政治根源 | 第48-53页 |
一、党管干部原则的产生、内涵及相关规定 | 第48-49页 |
二、党管干部原则的运用 | 第49-51页 |
三、党管干部原则运用中的问题 | 第51-53页 |
第四章 法治行政理论——未来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53-58页 |
第一节 法治行政理论 | 第53-55页 |
一、法治行政理论的内涵 | 第53-54页 |
二、法治行政理论蕴含的理念 | 第54-55页 |
第二节 法治行政理论的前途与困境 | 第55-58页 |
一、法治行政理论的前途 | 第55-56页 |
二、法治行政理论的困境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