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中第三人的权利

摘要第1-7页
绪论第7-8页
一、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和性质第8-12页
 (一)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概念第8-9页
 (二)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性质第9-12页
  1、合同效力的涉他性第9-10页
  2、第三人利益约款的相对独立性第10-11页
  3、合同与第三人利益约款之间的关系第11-12页
二、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构成第12-18页
 (一) 关于合同构成要件的基本认识第12页
  1、合同合法第12页
  2、合同约定债务人向特定第三人给付利益第12页
 (二) 对构成要件论点的阐释第12-18页
  1、关于合同明确约定第三人享有给付请求权的排除第12-14页
  2、关于第三人确定是合同的构成要件的排除第14-15页
  3、关于第三人作出同意受益表示是必要构成的排除第15页
  4、关于第三人权利来源不是第三人的固有权利是合同要件的排除第15-16页
  5、关于合同有对价为合同要件的排除第16-18页
三、第三人的权利要素第18-27页
 (一) 第三人权利取得的依据第18-20页
  1、关于第三人权利取得依据的学术理论第18-19页
  2、关于第三人权利取得依据在我国理论界的反映及妥当性分析第19-20页
 (二) 第三人权利取得的条件第20-22页
  1、一般型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第20页
  2、特殊型为第三人利益合同第20-22页
 (三) 第三人的权利内容第22-27页
  1、对债务人的给付请求权第22-23页
  2、对债权的处分权第23-25页
  3、向债务人主张抵销的权利第25-26页
  4、拒绝权第26-27页
四、第三人信赖对当事人权利的制约第27-30页
 (一) 对合同变更权、解除权的制约第27-28页
  1、对当事人行权时间的限制第27页
  2、第三人信赖对合同特约行权理由的排除第27-28页
 (二) 对合同撤销权的制约第28-30页
五、我国立法关于第三人权利的构建第30-36页
 (一) 为第三人利益合同法律规则在我国立法中的体现第30页
 (二) 在立法中构建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的意义第30-32页
  1、解决下位法与上位法的体例不对称,严密法律体系第30-31页
  2、结束法律的不确定状态,维护法律权威第31页
  3、保护第三人信赖利益,提升社会信用,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第31-32页
  4、节约司法资源,提高效率,加速流转第32页
 (三) 立法建议第32-36页
  1、采用“直接取得说”和“接受说”双重标准设定第三人权利取得的依据第32-33页
  2、在违约救济方面赋予第三人债权救济的优先力第33-34页
  3、区分第三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原因关系性质决定合同当事人的撤销权是否应当由权利人的债权人行使第34页
  4、关于在债权人破产申请受理期间所订立的或未届履行期的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债务人对第三人抗辩权的处理第34-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蕈样肉芽肿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
下一篇:间甲肾上腺素类物质检测与嗜铬细胞瘤诊断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