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福建省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7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水环境安全概念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水环境安全的研究进展第13-16页
     ·国外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第13-15页
     ·国内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第15-16页
   ·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意义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汀江流域概况第20-38页
   ·汀江流域自然概况第20-24页
     ·地理位置第20-21页
     ·地质地貌第21页
     ·水文气候第21-23页
     ·土壤第23页
     ·植被第23-24页
   ·汀江流域社会经济概况第24-27页
     ·社会状况第24-25页
     ·经济状况第25-26页
     ·土地利用现状第26-27页
     ·矿产资源第27页
   ·汀江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第27-31页
     ·水资源总量及其特点第27-28页
     ·供水状况统计分析第28-29页
     ·用水量统计分析第29-30页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第30-31页
   ·汀江流域存在的主要水环境安全隐患第31-38页
     ·养殖业与农业污染问题第32-33页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问题第33页
     ·工矿企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第33-35页
     ·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第35页
     ·水土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问题第35-38页
第3章 汀江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第38-69页
   ·水环境现状分析第38-60页
     ·汀江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第38-45页
     ·汀江常规断面水质监测分析第45-47页
     ·基于主分量方法对断面水质安全等级划分第47-50页
     ·汀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分析第50-60页
   ·汀江流域水污染源现状调查第60-69页
     ·工业点源现状调查第60-62页
     ·非点源污染现状调查第62-67页
     ·污染源总体评价第67-69页
第4章 基于TOPSISFS的汀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第69-83页
   ·汀江流域水资源动态变化与趋势分析第69-73页
     ·汀江流域径流量变化特征分析第69-72页
     ·汀江径流量演变的阶段性第72-73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步骤第73-77页
     ·基本原理第74-75页
     ·距离的测算第75-76页
     ·建立加权距离复合模糊物元第76-77页
     ·计算步骤第77页
   ·基于逼近理想解法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第77-81页
   ·汀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分析第81-83页
第5章 汀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对水环境影响分析第83-103页
   ·汀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情况第83-85页
   ·梯级开发对汀江水环境影响的特征第85-86页
     ·水文情势发生改变第85-86页
     ·水生生物减少第86页
   ·汀江流域梯级开发对水环境影响分析第86-97页
     ·汀江干流梯级开发分析第86-88页
     ·长汀河梯级开发分析第88-89页
     ·濯田河梯级开发分析第89-91页
     ·桃溪河梯级开发分析第91-92页
     ·旧县河梯级开发分析第92-94页
     ·黄潭河梯级开发分析第94-95页
     ·永定河梯级开发分析第95-97页
   ·水电梯级开发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第97-103页
     ·水环境容量影响评价第97-100页
     ·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第100-103页
第6章 汀江水环境安全综合分析第103-115页
   ·水环境安全单因素分析第103-105页
   ·水环境安全评价原理第105-107页
     ·水环境安全评价的方法第105-106页
     ·水环境安全影响因子第106-107页
   ·水环境安全评价第107-109页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标准的来源第107-108页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状态等级第108-109页
   ·水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及其分析第109-115页
     ·汀江水环境安全综合评价第109-113页
     ·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空间差异分析第113-11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15-119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15-117页
   ·展望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3页
图表索引第123-128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个人简历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加工贸易与资源约束问题研究
下一篇:4-酰氧基-4-醚氧基-2-丁烯酸单体及其苯乙烯共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