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1页 |
第一节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概述 | 第13-16页 |
一、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定义和特点 | 第13-14页 |
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所属的分类 | 第14-15页 |
三、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形式 | 第15-16页 |
第二节 WTO框架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承诺 | 第16-19页 |
一、WTO成员国对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 | 第16-17页 |
二、GATS框架下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 | 第17-18页 |
三、我国对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二、本文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特点 | 第21-27页 |
第一节 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一、境外消费仍是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最主要的提供方式 | 第21页 |
二、跨境支付存在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 第21-22页 |
三、商业存在形式的教育服务贸易机构会进一步增长 | 第22-23页 |
四、自然人流动形式存在的学科与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不断增加 | 第23页 |
第二节 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 第23-27页 |
一、发达国家仍是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国 | 第23-25页 |
二、各国争夺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 第25页 |
三、区域集团联盟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竞争的手段 | 第25-26页 |
四、地缘政治性明显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 第27-45页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 第27-34页 |
一、境外消费服务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第27-31页 |
二、跨境交付形式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第31-32页 |
三、商业存在形式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第32-33页 |
四、自然人流动形式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优劣势分析 | 第34-42页 |
一、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优势分析 | 第35-39页 |
二、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劣势分析 | 第39-42页 |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 第42-45页 |
一、从供给方面分析 | 第42-43页 |
二、从需求方面分析 | 第43-44页 |
三、从战略结构分析 | 第44页 |
四、从机遇、政府来分析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经验启示 | 第45-51页 |
第一节 启示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 第45-47页 |
一、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具有领先的教育水平 | 第45-46页 |
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具有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启示二:积极的政策推动 | 第47-49页 |
一、发达国家制定有效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政策,扩大教育服务输出 | 第47-48页 |
二、发达国家制定有效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法律,促进教育贸易发展 | 第48页 |
三、发达国家创造适合留学生的较为宽松的环境,发展境外消费服务贸易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启示三:强烈的市场开拓意识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对策建议 | 第51-58页 |
第一节 加快教育品牌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 | 第51-54页 |
一、深化高校教学管理、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特色学科 | 第51-52页 |
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机制 | 第52页 |
三、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 第52-53页 |
四、培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的知名品牌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正确把握高等教育开放度,积极开拓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市场 | 第54-55页 |
一、树立高等教育服务的市场意识,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的竞争意识 | 第54页 |
二、开拓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市场,把我国的高等教育推向国际市场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完善高等教育市场法规体系,创造高等教育贸易发展良好的制度环境 | 第55-56页 |
第四节 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