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论文

旅游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1章.引论第13-32页
   ·研究背景第13-17页
     ·理论背景第13-15页
     ·现实背景第15-17页
   ·研究意义第17-20页
     ·理趁意义第17-18页
     ·现实意义第18-19页
     ·方法论意义第19-20页
   ·概念界定第20-24页
     ·旅游第20-21页
     ·旅游活动第21-22页
     ·旅游系统第22页
     ·目的地政府第22-23页
     ·系统管理第23-24页
   ·研究框架第24-32页
     ·研究思路第24页
     ·研究目标第24-25页
     ·研究方法第25-27页
     ·研究结构第27-32页
第2章 理论研究综述第32-77页
   ·旅游系统管理的理论综述第32-55页
     ·理论基础——系统管理理论第32-34页
     ·系统管理与旅游动力系统第34-38页
     ·系统管理与旅游产品第38-43页
     ·系统管理与旅游价值链管理第43-49页
     ·系统管理与目的地管理第49-55页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综述第55-72页
     ·旅游可持续发展(STD):概念与理论第55-59页
     ·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STD目标之一第59-60页
     ·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STD目标之二第60-62页
     ·改善接待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STD目标之三第62-64页
     ·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STD目标之四第64-65页
     ·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STD目标之五第65-68页
     ·可持续旅游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第68-72页
     ·研究述评第72页
   ·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述和总体实证研究假设的提出第72-77页
第3章 旅游动力系统的理论研究第77-99页
   ·旅游适应性主体活动的根本动力第77-85页
     ·旅游动力系统的集合性第77-78页
     ·旅游者活动的根本动力第78-81页
     ·旅游产业活动的根本动力第81-83页
     ·目的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第83页
     ·客源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第83-84页
     ·旅游社区活动的根本动力第84-85页
   ·旅游动力系统的状态与权变管理第85-88页
     ·旅游直接动力系统的层次性第85-86页
     ·旅游间接动力系统的层次性第86-87页
     ·针对旅游动力系统状态采取的管理政策第87-88页
   ·旅游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演化第88-95页
     ·旅游动力系统结构的分析第88-91页
     ·旅游动力系统结构的演化第91-93页
     ·实证研究:我国旅游发展历程回溯与阶段划分第93-95页
   ·本章的基本结论第95-99页
第4章 旅游产品供给系统及其优化研究第99-126页
   ·体验经济理论及其在旅游中的应用第100-104页
     ·旅游经济的本质是体验经济第100-101页
     ·旅游体验与旅游转型第101-103页
     ·旅游阅历产品的概念界定第103页
     ·旅游阅历产品的价值构成第103-104页
   ·衡量旅游产品供给系统的全面感知质量第104-110页
     ·旅游产品供给系统的概念界定第104-105页
     ·衡量旅游产品供给系统状态的技术性质量(What)第105-106页
     ·衡量旅游产品供给系统结构的职能性质量(How)第106页
     ·旅游产品供给系统的动态模型第106-107页
     ·旅游产品供绘与求学产品供给的系统比较第107-110页
   ·旅游产品供给系统优化的分析技术选择第110-116页
     ·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的功能成本分析技术第110-112页
     ·基于大规模定制理论的旅游线路规划技术第112-113页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旅游日程安排技术第113-114页
     ·基于旅游卫星账户的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第114-115页
     ·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对STD的重要性及实证研究假设的提出第115-116页
   ·实证研究第116-123页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第116-117页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检验第117-118页
     ·被试与统计方法第118页
     ·各研究变量的因素分析和问卷信度分析第118-120页
     ·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第120页
     ·各研究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第120-121页
     ·各研究变量和方差分析第121-123页
   ·本章的基本结论第123-126页
第5章 旅游价值链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第126-151页
   ·旅游价值链系统的协调机制第127-134页
     ·旅游价值链系统运转的促进机理第127-128页
     ·旅游价值链系统特质的表现形态第128-130页
     ·旅游价值链系统竞争的参与方式第130-132页
     ·旅游价值链系统份值增值的实现途径第132-134页
   ·我国旅游价值链系统管理的战略与策略第134-139页
     ·我国旅游价值链管理的现状第134-136页
     ·我国旅游价值锤管理的战略思路第136-137页
     ·我国旅游供应链管理的策略选择第137-139页
     ·旅游价值链系统管理对STD的重要性及实证研究假设的提出第139页
   ·实证研究第139-148页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第139-141页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检验第141-142页
     ·被试与统计方法第142页
     ·各研究变量的因素分析和问卷信度分析第142-143页
     ·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第143-144页
     ·各研究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第144-146页
     ·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146-148页
   ·本章的基本结论第148-151页
第6章 旅游目的地系统管理及其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第151-187页
   ·目的地系统管理理论第152-160页
     ·目的地系统的概念与特征第152-153页
     ·目的地系统的原理要点第153-154页
     ·目的地系统管理理论框架第154-155页
     ·目的地系统管理构架的构建程序第155-160页
   ·目的地系统管理实践——以广州市为例第160-165页
     ·广州市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160-162页
     ·"条条"整合以促进广州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涌现第162-163页
     ·"块块"整合以促进广州市旅游区域系统的结构涌现第163-164页
     ·"要素"整合以促进广州市市旅游经济系统的效益涌现第164-165页
   ·目的地系统管理实践——以海南省为例第165-175页
     ·城市目的系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第165-167页
     ·乡村目的地系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第167-169页
     ·海岛目的地系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第169-171页
     ·生态旅游目的地系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第171-172页
     ·目的地系统管理对STD的重要性及实证研究假设的提出第172-175页
   ·实证研究第175-183页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第175-176页
     ·研究工具的选择与检验第176-177页
     ·被试与统计方法第177页
     ·各研究变量的因素分析和问卷信度分析第177-179页
     ·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第179-180页
     ·各研究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第180-182页
     ·各研究变量的方差分析第182-183页
   ·本章的基本结论第183-187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187-197页
   ·研究的结论第187-192页
     ·系统管理理论的应用——旅游系统管理理论第187-189页
     ·旅游系统管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作用第189-192页
   ·研究的创新第192-194页
   ·研究的局限第194-195页
   ·研究的延伸第195-197页
附件1 游客调查问卷第197-199页
附件2 旅游企业调查问卷第199-201页
附件3 旅游专家调查问卷第201-203页
附件4 三套调查问卷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检验第203-210页
参考文献第210-222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222-223页
后记第223-224页

论文共2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源异构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商空间的粒度计算在启发式搜索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