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与玉米间作的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试验时间地点 | 第16页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7-18页 |
·数据分析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51页 |
·栽培措施对黄精产量的影响 | 第19-26页 |
·黄精产量方程的建立 | 第19-20页 |
·单因素效应分析 | 第20-22页 |
·单因素边际产量效应分析 | 第22-23页 |
·互作效应分析 | 第23-26页 |
·技术方案的模拟寻优 | 第26页 |
·栽培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26-32页 |
·玉米产量方程的建立 | 第26-28页 |
·单因素效应分析 | 第28-29页 |
·单因素边际产量效应分析 | 第29-30页 |
·互作效应分析 | 第30-31页 |
·技术方案的模拟寻优 | 第31-32页 |
·栽培措施对组合产值的影响 | 第32-38页 |
·组合产值方程的建立 | 第32-33页 |
·单因素效应分析 | 第33-34页 |
·互作效应分析 | 第34-37页 |
·技术方案的模拟寻优 | 第37-38页 |
·黄精产量与相关生物指标的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 | 第38-41页 |
·各相关生物指标与黄精产量的多元回归方差分析 | 第38-39页 |
·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9页 |
·各显著性状与产量相关和偏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各显著生物性状与产量通径分析 | 第40-41页 |
·玉米产量与相关农艺指标的关联度分析 | 第41-46页 |
·原理和方法 | 第41-42页 |
·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42-44页 |
·关联系数计算 | 第44-45页 |
·灰色关联度及权重 | 第45-46页 |
·黄精采收期的主成分分析 | 第46-51页 |
·主成分分析原理 | 第46-47页 |
·不同采收期相关指标变异情况分析 | 第47-48页 |
·不同采收期相关指标主成分分析 | 第48-51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1-55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