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活性炭吸附去除氟硅酸中砷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砷 | 第9-12页 |
·砷元素的发现与分布 | 第9页 |
·砷的性质 | 第9-10页 |
·砷的应用及危害 | 第10-12页 |
·国内外除砷的主要方法 | 第12-15页 |
·沉淀法 | 第12页 |
·吸附法 | 第12-13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13-14页 |
·萃取法 | 第14页 |
·生物法 | 第14-15页 |
·反渗透法 | 第15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活性炭简介及其吸附原理 | 第17-25页 |
·活性炭的生产与来源 | 第17页 |
·活性炭的分类 | 第17-18页 |
·活性炭的性质 | 第18-20页 |
·活性炭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8-19页 |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 | 第19-20页 |
·活性炭的吸附机理 | 第20-21页 |
·活性炭的吸附热力学 | 第21-22页 |
·吸附传质过程 | 第22-23页 |
·活性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砷含量的测定 | 第25-29页 |
·砷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5页 |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光度法的测定原理 | 第25页 |
·试剂与溶液 | 第25-26页 |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6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6-27页 |
·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原料氟硅酸溶液中砷含量的测定 | 第28页 |
·实验原料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活性炭改性的研究 | 第29-38页 |
·酸、碱改性处理 | 第29-33页 |
·实验操作 | 第29页 |
·活性炭的酸、碱改性的筛选 | 第29-31页 |
·活性炭的活化条件筛选 | 第31-33页 |
·最优改性条件 | 第33页 |
·铁盐改性处理 | 第33-37页 |
·实验操作 | 第34页 |
·数据处理与讨论 | 第34-36页 |
·最优活化条件的选择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改性活性炭除砷的研究 | 第38-47页 |
·改性活性炭除砷工艺条件优化实验设计 | 第38-39页 |
·统计分析 | 第39-44页 |
·回归系数的计算 | 第39-40页 |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 第40-41页 |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 第41-42页 |
·分析结果 | 第42-44页 |
·改性活性炭的用量对除砷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反应温度对除砷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7-49页 |
·活性炭吸附法除砷的特点 | 第47页 |
·活性炭改性的工艺优化 | 第47-48页 |
·活性炭吸附法除砷的数学模型 | 第48页 |
·改性活性炭吸附法除砷的最佳工艺条件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
附录二 实验用药剂一览表 | 第54-55页 |
附录三 实验用仪器和设备的规格、型号及产地一览表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