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营销战略研究
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页 |
·研究内容 | 第7-9页 |
第二章 需求侧管理理论简介 | 第9-17页 |
·需求侧管理概述 | 第9-10页 |
·需求侧管理定义 | 第9页 |
·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特点 | 第9-10页 |
·需求侧管理活动的主要方式 | 第10-12页 |
·削峰 | 第10-11页 |
·填谷 | 第11页 |
·负荷转移 | 第11-12页 |
·节能 | 第12页 |
·灵活负荷 | 第12页 |
·战略负荷增长 | 第12页 |
·需求侧管理实施环境 | 第12-13页 |
·政府的作用 | 第12页 |
·电力公司的作用 | 第12-13页 |
·能源( 节能) 服务公司的作用 | 第13页 |
·电力客户的作用 | 第13页 |
·影响需求侧管理的因素 | 第13-15页 |
·客户特征 | 第13-14页 |
·电力系统自身特征 | 第14页 |
·经济环境因素 | 第14页 |
·价格因素 | 第14页 |
·法规 | 第14-15页 |
·我国电力市场需求侧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电力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第17-27页 |
·电力市场发展概述 | 第17-18页 |
·电力市场运营模式 | 第18-22页 |
·英国电力市场运营模式 | 第18-20页 |
·美国电力市场运营模式 | 第20-21页 |
·中国电力市场运营模式 | 第21-22页 |
·市场机制在电力工业中的调节作用 | 第22-23页 |
·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的作用 | 第23-25页 |
·电力营销的任务 | 第25-27页 |
第四章 需求侧参与的成本与定价机制分析 | 第27-35页 |
·需求侧竞价 | 第27-30页 |
·需求侧竞价参与调峰时的报价成本分析 | 第27-29页 |
·系统高峰电价机制 | 第29-30页 |
·基于需求侧可靠性差别电价 | 第30-31页 |
·系统可靠性 | 第30页 |
·系统可靠性电价 | 第30-31页 |
·国外需求侧供电报价的集中批发市场价格机制 | 第31-32页 |
·需求侧的期望市场电价 | 第31-32页 |
·批发市场谈判定价 | 第32页 |
·需求侧参与定价的双侧市场特点 | 第32页 |
·电网公司DSM 规划中分享节电效益的确定 | 第32-34页 |
·峰谷分时电价体制 | 第34-35页 |
第五章 需求侧管理在市场营销中的实证分析 | 第35-41页 |
·乌鲁木齐地区各月整点负荷 | 第35-36页 |
·乌鲁木齐地区发电机组容量 | 第36-37页 |
·DSM 计划及成本效益分析 | 第37页 |
·峰谷分时电价的作用 | 第37-39页 |
·DSM 峰谷分时电价体制发展现状 | 第39页 |
·DSM 峰谷分时电价体制利益分配 | 第39-41页 |
第六章 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 第41-47页 |
·需求侧管理的实际应用 | 第41-42页 |
·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的表现 | 第42-43页 |
·基于需求侧管理的电价体制对策研究 | 第43-45页 |
·基于需求侧管理的营销对策研究 | 第45-4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