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 第19-30页 |
·金融发展的概念及度量指标 | 第19-23页 |
·金融发展的内涵 | 第19-20页 |
·金融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 第20-21页 |
·金融发展的主要度量指标 | 第21-22页 |
·金融适度发展的内在均衡机制 | 第22-23页 |
·经济增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经济增长的内涵 | 第23页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3页 |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 | 第25页 |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机制 | 第25-26页 |
·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 第26页 |
·区域经济增长拉动区域金融发展 | 第26页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 第26-28页 |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机制 | 第27页 |
·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路径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 第30-44页 |
·黑龙江省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分析 | 第30-31页 |
·黑龙江省居民储蓄存款与资本形成总额的相关关系分析 | 第31-32页 |
·变量与模型的选择 | 第31-32页 |
·黑龙江省居民储蓄存款和资本形成总额回归分析 | 第32页 |
·黑龙江省资本形成总额与生产总值的弹性分析 | 第32-33页 |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3-36页 |
·衡量指标的选取 | 第33-34页 |
·数据的选取 | 第34页 |
·黑龙江省生产总值指数与金融发展指标相关性的描述性分析 | 第34-36页 |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 第36页 |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36-42页 |
·灰色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37-38页 |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39-40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40页 |
·数据分析的过程 | 第40-42页 |
·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检验 | 第44-58页 |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44-47页 |
·单位根检验方法概述 | 第44-45页 |
·样本数据与指标的选择 | 第45-46页 |
·单位根检验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检验 | 第47-48页 |
·协整的概念和原理 | 第47页 |
·约翰森协整检验方法概述 | 第47-48页 |
·约翰森协整检验的结果分析 | 第48页 |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分析 | 第48-51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 | 第49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50-51页 |
·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第51-53页 |
·黑龙江省生产总值与银行存贷款回归模型的分析 | 第51-52页 |
·黑龙江省资本形成总额与中长期贷款回归模型的分析 | 第52-53页 |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途径检验 | 第53-56页 |
·金融发展与储蓄率 | 第53-55页 |
·黑龙江省金融发展与资本产出率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黑龙江省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8-62页 |
·提高黑龙江省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 | 第58-59页 |
·大力发展投资基金,促进资本与投资者的有效结合 | 第58页 |
·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其投资效率 | 第58-59页 |
·改善非国有经济融资状况,提高非国有企业资本使用效率 | 第59页 |
·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 第59-60页 |
·提高金融体系对资源配置效率 | 第60-61页 |
·加强金融监管力度,规范金融市场 | 第60页 |
·鼓励和提倡金融创新 | 第60-61页 |
·实施倾斜性区域信贷政策,建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第61页 |
·发展政策性金融机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