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41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液力偶合器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20-29页 |
·液力偶合器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流场仿真方法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试验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液力偶合器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进展 | 第29-37页 |
·粒子图像测速分类 | 第29-32页 |
·粒子跟踪测速 | 第32-34页 |
·传统粒子图像测速 | 第34页 |
·数字粒子图像测速 | 第34-3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37-41页 |
·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第2章 液力偶合器内部流动可视化方法 | 第41-73页 |
·粒子图像测速 | 第41-43页 |
·试验测试系统 | 第43-56页 |
·机械系统 | 第43-44页 |
·光学系统 | 第44-46页 |
·同步系统 | 第46-51页 |
·图像采集系统 | 第51-56页 |
·图像标定 | 第56-60页 |
·标定坐标系 | 第56-58页 |
·外标定和内标定 | 第58-59页 |
·摄像机标定方法分类 | 第59-60页 |
·示踪粒子选取原则 | 第60-64页 |
·示踪粒子 | 第60-61页 |
·流动跟随性 | 第61-62页 |
·光学特性 | 第62-63页 |
·浓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流场图像采集与分析 | 第64-72页 |
·流动图像采集方案 | 第64-65页 |
·中等粒子浓度下采集图像 | 第65-69页 |
·较高粒子浓度下采集图像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3章 基于 PTV 技术的液力偶合器内部流速识别方法 | 第73-111页 |
·单帧 PTV 算法 | 第73-74页 |
·流速方向判别 | 第74-89页 |
·流动图像处理 | 第74-83页 |
·基于霍夫变换的直线检测 | 第83-88页 |
·流速方向判别及流场分析 | 第88-89页 |
·流速识别算法 | 第89-93页 |
·Canny 边缘检测 | 第89-90页 |
·整像素边缘坐标提取 | 第90-92页 |
·曝光时间 | 第92-93页 |
·流速标定方法 | 第93-100页 |
·静态标定 | 第93-97页 |
·动态标定 | 第97-100页 |
·速度大小提取 | 第100-103页 |
·试验结果与 CFD 仿真对比分析 | 第103-109页 |
·CFD 仿真计算 | 第103-104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04-108页 |
·试验与仿真对比 | 第108-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4章 基于 PIV 相关算法的液力偶合器内部流速识别方法 | 第111-153页 |
·相关计算 | 第111-117页 |
·相关性 | 第111-112页 |
·相关函数 | 第112-114页 |
·数字相关 | 第114-116页 |
·图像相关计算模型 | 第116-117页 |
·互相关算法 | 第117-127页 |
·基本原理 | 第117-121页 |
·连续域互相关计算 | 第121页 |
·离散域互相关计算 | 第121-122页 |
·模式匹配 | 第122-125页 |
·计算步骤 | 第125-127页 |
·误差及精度分析 | 第127-132页 |
·误差来源 | 第127-128页 |
·相关窗口及重叠率 | 第128-129页 |
·光学方面原因 | 第129-132页 |
·亚像素精度 | 第132页 |
·流场计算 | 第132-149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132-133页 |
·计算参数设置 | 第133-137页 |
·相关计算分析 | 第137-146页 |
·流速识别结果 | 第146-149页 |
·试验结果与 CFD 仿真对比分析 | 第149-151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15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3-155页 |
·结论 | 第153-154页 |
·展望 | 第154-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65-167页 |
致谢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