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十七年"短篇小说理论批评概述 | 第9-17页 |
第一节:"多写些精彩多样的短篇小说" | 第9-12页 |
第二节:"更精炼些、更尖锐些、更多样些" | 第12-17页 |
第二章 "快捷真实"和"以小见大"——短篇小说功能观探索 | 第17-26页 |
第一节:"短篇不短"——短篇小说文体特征探讨 | 第17-19页 |
第二节:短篇小说的"快速真实"功能 | 第19-23页 |
第三节:短篇小说的"以小见大"功能 | 第23-26页 |
第三章 "人物中心"和"故事中心"——短篇小说结构观探索 | 第26-35页 |
第一节:短篇小说的"人物中心"结构观 | 第26-29页 |
第二节:短篇小说的"故事中心"结构观 | 第29-31页 |
第三节:短篇小说的两种结构观分析 | 第31-35页 |
第四章 "戏剧化"和"喜剧化"——短篇小说风格观探索 | 第35-40页 |
第一节:冲突与斗争交织的戏剧化风格 | 第35-37页 |
第二节:蕴含民俗、传统因素的喜剧化风格 | 第37-40页 |
第五章 "十七年"短篇小说理论批评的认识 | 第40-44页 |
余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