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Abbreviations)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草甘膦 | 第10-13页 |
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 第13-18页 |
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用现状 | 第18页 |
4 除草剂混用的发展状况 | 第18-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1 实验材料及培养方法 | 第21页 |
2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第22-23页 |
4 数据分析 | 第23-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一、烯效唑对草甘膦伤害玉米幼苗的缓解作用 | 第25-30页 |
1 S-3307和草甘膦协同对玉米幼苗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 第25-26页 |
2 S-3307和草甘膦协同对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 S-3307和草甘膦协同对玉米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4 S-3307和草甘膦协同对玉米幼苗SOD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5 S-3307和草甘膦协同对玉米幼苗POD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6 S-3307和草甘膦协同对玉米幼苗CAT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二、赤霉素和激动素对草甘膦增效作用的生理生化研究 | 第30-39页 |
1 赤霉素对草甘膦增效作用的生理生化研究 | 第30-34页 |
2 KT对草甘膦增效作用的生理生化研究 | 第34-39页 |
讨论 | 第39-45页 |
1 烯效唑对草甘膦伤害玉米幼苗的缓解机理探讨 | 第39-40页 |
2 赤霉素和激动素对草甘膦的增效机理探讨 | 第40-43页 |
3 对于本实验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