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甲烷重整制合成气 | 第11-15页 |
| ·水蒸气重整甲烷 | 第11-12页 |
| ·二氧化碳重整甲烷 | 第12-13页 |
| ·催化部分氧化甲烷 | 第13-14页 |
| ·甲烷三重整反应 | 第14-15页 |
| ·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0-26页 |
| ·化学试剂 | 第20页 |
| ·载体制备 | 第20-21页 |
| ·络合分解法 | 第20-21页 |
| ·共沉淀法 | 第21页 |
| ·催化剂制备 | 第21-22页 |
| ·等体积浸渍法 | 第21-22页 |
| ·一步法 | 第22页 |
| ·载体与催化剂表征 | 第22-23页 |
| ·BET比表面积和孔结构 | 第22-23页 |
| ·XRD物相分析 | 第23页 |
| ·激光Raman光谱分析 | 第23页 |
| ·SEM形貌分析 | 第23页 |
| ·TPR分析 | 第23页 |
| ·TG/DTA分析 | 第23页 |
| ·催化剂评价 | 第23-26页 |
| ·催化剂评价装置与评价过程 | 第23-24页 |
| ·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24-25页 |
| ·定量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 第3章 CH_4-CO_2催化重整性能研究 | 第26-50页 |
| ·焙烧温度的确定 | 第26-29页 |
| ·载体制备方法的影响 | 第29-36页 |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9-31页 |
| ·SEM形貌观察 | 第31页 |
| ·BET比表面积分析 | 第31-33页 |
| ·载体和催化剂XRD和Raman分析 | 第33-34页 |
| ·载体和催化剂的还原行为(H_2-TPR) | 第34-36页 |
| ·Ni引入方式的影响 | 第36-39页 |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6-37页 |
| ·催化剂的XRD | 第37-38页 |
| ·催化剂的还原行为(H_2-TPR) | 第38-39页 |
| ·空速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反应压力的影响 | 第40-41页 |
| ·Ce/Zr的影响 | 第41-46页 |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41-42页 |
| ·BET比表面积分析 | 第42-43页 |
| ·载体和催化剂XRD分析 | 第43-44页 |
| ·载体和催化剂的还原行为(H_2-TPR) | 第44-46页 |
| ·Ni负载量的影响 | 第46-48页 |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46-47页 |
|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47页 |
| ·载体和催化剂的还原行为(H_2-TPR)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4章 Ni/Ce_(0.6)Zr_(0.4)O_2上CH_4三重整反应性能研究 | 第50-58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12.5wt.%Ni/Ce_(0.6)Zr_(0.4)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 | 第50-56页 |
| ·原料气比影响 | 第50-52页 |
| ·空速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压力的影响 | 第53-55页 |
| ·催化剂寿命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