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R慢化剂系统改进设计与综合评价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23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CANDU 型反应堆的发展历史 | 第11-14页 |
| ·非能动安全系统比较 | 第14-18页 |
| ·200MW 核供热堆非能动堆芯余热排出系统 | 第14-15页 |
| ·CANDU 9 的慢化剂紧急堆芯冷却系统 | 第15-16页 |
| ·AP600 的应急堆芯余热排出子系统 | 第16页 |
| ·PIUS 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 | 第16-18页 |
| ·TACR-1000 非能动慢化剂系统改进目标 | 第18-19页 |
| ·非能动慢化剂系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非能动慢化剂系统概念设计的改进目标 | 第19页 |
| ·CATHENA 计算程序介绍 | 第19-22页 |
| ·部件模型及控制系统模型 | 第19-20页 |
| ·CATHENA 程序输入文件 | 第20页 |
| ·稳态调试 | 第20-21页 |
| ·瞬态分析 | 第21-22页 |
| ·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 第2章 TACR-1000 慢化剂系统改进方案 | 第23-33页 |
| ·原有慢化剂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案 | 第23-25页 |
| ·非能动慢化剂余热排出系统 | 第23-24页 |
| ·慢化剂冷却系统 | 第24-25页 |
| ·改进慢化剂系统设计方案 | 第25-29页 |
| ·蒸汽骤冷凝结问题 | 第26-28页 |
| ·排管压力管之间的间隙 | 第28-29页 |
| ·耦合系统后的边界条件 | 第29-33页 |
| ·堆芯剩余发热功率 | 第29-31页 |
| ·蒸汽发生器主给水和辅助给水 | 第31页 |
|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 | 第31页 |
| ·安全壳 | 第31-32页 |
| ·海水 | 第32-33页 |
| 第3章 CATHENA 程序耦合分析模型 | 第33-49页 |
| ·改进方案的模拟 | 第33-35页 |
| ·汽水分离效应的模拟 | 第33-34页 |
| ·排管压力管之间间隙的模拟 | 第34-35页 |
| ·耦合参数的选择 | 第35-42页 |
| ·换热器参数 | 第35-41页 |
| ·排管压力管之间的间隙设定 | 第41-42页 |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42-43页 |
| ·蒸汽发生器主给水和辅助给水 | 第42-43页 |
|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 | 第43页 |
| ·安全壳 | 第43页 |
| ·海水 | 第43页 |
| ·用CATHENA 分析的最终模型 | 第43-45页 |
| ·模拟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45-49页 |
| ·“倒流”问题 | 第45-46页 |
| ·汽-液两相混合流和空气的热交换问题 | 第46-49页 |
| 第4章 稳态调试及结果 | 第49-58页 |
| ·TACR-1000 系统参数 | 第49-52页 |
| ·TACR-1000 的冷却剂系统参数 | 第49-50页 |
| ·TACR-1000 的慢化剂冷却系统参数 | 第50-52页 |
| ·冷却剂系统和慢化剂冷却系统稳态调试结果 | 第52-58页 |
| ·TACR 的热工水力设计准则 | 第52-54页 |
| ·TACR-1000 冷却剂系统稳态调试结果 | 第54-56页 |
| ·TACR-1000 慢化剂冷却系统稳态调试结果 | 第56-58页 |
| 第5章 瞬态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58-73页 |
| ·设计基准事故选择 | 第58-59页 |
| ·瞬态过程的描述 | 第59页 |
| ·系统参数及基本假设 | 第59-61页 |
| ·系统参数 | 第59-60页 |
| ·基本假设 | 第60-61页 |
| ·事故时间序列 | 第61页 |
| ·验收准则 | 第61-62页 |
| ·物理过程分析 | 第62页 |
| ·瞬态模拟模型的演化 | 第62-64页 |
| ·冷却剂系统输出结果 | 第64-69页 |
| ·一回路系统输出结果 | 第65-66页 |
| ·二回路系统输出结果 | 第66-67页 |
| ·堆芯参数输出结果 | 第67-69页 |
| ·慢化剂系统输出结果 | 第69-73页 |
| ·重水回路输出结果 | 第69-70页 |
| ·非能动轻水回路输出结果 | 第70-73页 |
| 第6章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73-76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76-79页 |
| ·TACR 慢化剂系统改进设计与综合评价工作小结 | 第76-77页 |
| ·课题展望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