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文献综述第9-14页
   ·园林植物配置及发展动态第9-10页
   ·植被生态学及发展动态第10-12页
   ·生态园林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动态第12-13页
   ·植被生态学在建设生态园林中的应用第13-14页
2 引言第14-16页
3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6-24页
   ·研究地概况第16-18页
     ·苏州古典园林概况第16页
     ·扬州古典园林概况第16-17页
     ·上海古典园林概况第17-18页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8-24页
     ·各立地条件下植物配置第18-21页
     ·树种结构和相关指数分析第21-24页
4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分析第24-47页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第24-30页
     ·树种结构分析第24-25页
     ·树种生长指数分析第25-26页
     ·树种重要值分析第26-27页
     ·树种相关性分析第27-29页
     ·各立地条件下植物配置第29-30页
   ·扬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第30-42页
     ·树种结构分析第30-32页
     ·树种生长指数分析第32-33页
     ·树种重要值分析第33-36页
     ·树种相关性分析第36-39页
     ·各立地条件下植物配置第39-42页
   ·上海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分析第42-47页
     ·树种结构分析第42-44页
     ·树种生长指数分析第44页
     ·各立地条件下植物配置第44-47页
5 结论与讨论第47-56页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第47-51页
     ·立地条件下配置特点第47-50页
     ·江南古典园林植物群落结构特点第50-51页
   ·借鉴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模式 建设生态型园林第51-56页
     ·以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外来树种为辅,营建复层植物配置模式第51-52页
     ·灵活创造性地吸纳江南古典园林的精华第52-53页
     ·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注重植被树种的更新与补植,模拟自然创建生态型园林第53-55页
     ·修复衰弱树种,推进生物防治,用生态治理的观念指导园林建设第55页
     ·依据优势树种和种间关联性,优化配置植物结构第55-56页
6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录第62-70页
 附图1:留园射圃景区植物配置图第65页
 附图2:留园可亭景区植物配置第65-66页
 附图3:狮子林飞瀑亭景区植物配置图第66页
 附图4:网师园月到风来亭景区植物配置图第66-67页
 附图5:拙政园雪香云蔚景区植物配置图第67页
 附图6:拙政园小沧浪景区植物配置图第67-68页
 附图7:扬州个园四季假山景区植物配置图第68页
 附图8:上海豫园万花楼景区景区植物配置图第68-69页
 附图9:上海豫园会景楼景区植物配置图第69-70页
附表:江南古典园林主要树种表第70-73页
个人简介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抗日根据地的法制建设
下一篇:5-氟尿嘧啶对病理性瘢痕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