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1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1-16页 |
·轴类零件的校直工艺及校直设备概述 | 第11-13页 |
·自动精密校直液压机系列化设计 | 第13-14页 |
·系列化设计的意义 | 第13页 |
·自动精密校直液压机的系列化概述 | 第13-14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系列化技术基础及校直液压机的系列化过程 | 第16-24页 |
·系列化设计技术基础 | 第16-19页 |
·参数化设计技术 | 第16-17页 |
·特征及特征建模方式 | 第17-18页 |
·模型分类及信息组成 | 第18-19页 |
·自动精密校直液压机的结构组成及其特点 | 第19-20页 |
·自动精密校直液压机系列化 | 第20-23页 |
·机械中的系列化应用 | 第20-21页 |
·自动精密校直液压机系列化过程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校直液压机系列化产品CAD集成系统的研究 | 第24-29页 |
·校直液压机CAD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 第24页 |
·校直液压机CAD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4-25页 |
·自动精密校直液压机系列化产品CAD集成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5-28页 |
·自动精密校直液压机系列化产品CAD集成系统的架构设计 | 第26-27页 |
·自动精密校直液压机系列化产品CAD集成系统的模块划分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校直液压机系列化产品CAD集成系统的技术实现 | 第29-44页 |
·系统界面的开发 | 第29-30页 |
·可视化编程软件的选择 | 第29页 |
·系统界面的开发 | 第29-30页 |
·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块的实现 | 第30-37页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31-32页 |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页 |
·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特点与功能 | 第31-32页 |
·ANSYS的参数化编程 | 第32-34页 |
·APDL简介 | 第32-34页 |
·编译机身的APDL文件 | 第34页 |
·应用Delphi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建立系统分析模块 | 第34-37页 |
·应用Delphi对ANSY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对机身强度分析的过程 | 第34-35页 |
·校直液压机强度分析界面设计 | 第35-37页 |
·校直液压机系列化设计的具体实现 | 第37-42页 |
·参数化设计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37页 |
·SolidWorks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 | 第37-38页 |
·ActiveX Automation技术 | 第37-38页 |
·SolidWorks的对象层次结构 | 第38页 |
·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工具 | 第38-40页 |
·宏录制工具 | 第38-39页 |
·使用Delphi开发SolidWorks的一般步骤 | 第39-40页 |
·利用SolidWorks对校直液压机设计过程 | 第40-42页 |
·零件子模块的实现 | 第40-41页 |
·装配子模块的实现 | 第41-42页 |
·工程图子模块的实现 | 第42页 |
·系统的使用说明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自动精密校直液压机的主要模块介绍 | 第44-59页 |
·床身模块 | 第44-47页 |
·工作台模块 | 第47-49页 |
·校直辅具模块 | 第49-53页 |
·机械手模块 | 第53-55页 |
·送料机构模块 | 第55-57页 |
·废料剔除机构模块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59页 |
·今后的工作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