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民用航空与竞争法 | 第10-1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第13-14页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五、本文的创新和贡献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民用航空市场及立法概述 | 第16-45页 |
第一节 产业属性与市场特征 | 第16-23页 |
第二节 民航产业政策 | 第23-26页 |
第三节 民航法规体系 | 第26-38页 |
第四节 民航监管体系 | 第38-45页 |
第二章 民航市场中的寡头竞争 | 第45-63页 |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与中国民航产业组织现状 | 第46-52页 |
第二节 民航市场结构分析 | 第52-59页 |
第三节 中国民航市场中的寡占者与其他竞争者 | 第59-63页 |
第三章 民航领域的垄断协议及其法律规制 | 第63-80页 |
第一节 垄断协议概述 | 第63-67页 |
第二节 价格联盟 | 第67-73页 |
第三节 瓜分市场协议 | 第73-77页 |
第四节 联合抵制行为 | 第77-80页 |
第四章 民航领域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及其法律规制 | 第80-96页 |
第一节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第80-85页 |
第二节 超高定价与价格歧视 | 第85-90页 |
第三节 拒绝交易 | 第90-93页 |
第四节 独家交易行为 | 第93-96页 |
第五章 民航领域的企业集中及其法律规制 | 第96-114页 |
第一节 集中的竞争效果分析 | 第97-100页 |
第二节 横向集中 | 第100-109页 |
第三节 纵向集中 | 第109-111页 |
第四节 企业集中事前申报制度 | 第111-114页 |
第六章 民航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之间的关系与协调 | 第114-138页 |
第一节 民航运输业的产业政策 | 第115-119页 |
第二节 适合中国的民航产业政策 | 第119-123页 |
第三节 民航产业的竞争政策 | 第123-130页 |
第四节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协调 | 第130-138页 |
第七章 开放天空:从严格管制到放松管制 | 第138-163页 |
第一节 民航产业的竞争性特点 | 第139-142页 |
第二节 民航管制的必要及其限度 | 第142-147页 |
第三节 美国民航管制的政策演变 | 第147-154页 |
第四节 放松管制的路径分析 | 第154-163页 |
第八章 民航行业监管机构与反垄断执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与协调 | 第163-182页 |
第一节 政府在民用航空市场中的角色与定位 | 第163-172页 |
第二节 民航行业监管机构 | 第172-176页 |
第三节 反垄断执法机构 | 第176-182页 |
第九章 跨国航空联盟及其法律规制 | 第182-206页 |
第一节 跨国航空联盟的历史与现状 | 第183-189页 |
第二节 航空联盟的基本方式与特点 | 第189-192页 |
第三节 航空联盟对市场竞争的深刻影响 | 第192-198页 |
第四节 反垄断法对航空联盟的规制 | 第198-206页 |
结论 | 第206-209页 |
参考文献 | 第209-218页 |
英文文献 | 第209-215页 |
中文文献 | 第215-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