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物理学论文--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论文

基于遥感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方法研究--以襄樊地区冬小麦条锈病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12-15页
     ·农作物病害的监测第12-14页
     ·农作物虫害的监测第14-15页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遥感信息处理技术难以满足应用需要第15-16页
     ·生境因子的反演精度不高第16页
     ·病虫害发生等级与遥感影像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第16页
   ·发展趋势第16-17页
   ·论文总体设计第17-19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技术路线第17页
     ·论文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源第19-21页
   ·研究区概况第19-20页
     ·研究区自然环境因素第19-20页
     ·研究区冬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第20页
   ·数据源第20-21页
第三章 高光谱监测冬小麦条锈病的研究第21-34页
   ·研究背景第21-23页
     ·高光谱的基本概念第21页
     ·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研究中的应用第21-22页
     ·高光谱遥感监测在本研究中的应用第22-23页
   ·材料和方法第23-25页
     ·光谱测量第23-24页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24页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第24-25页
   ·病害叶片的研究第25-28页
     ·叶绿素含量差异性分析第25页
     ·病害影响下叶片的光谱特征分析第25-26页
     ·病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单波段反射光谱的关系第26-28页
     ·光谱测量病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多波段反射光谱回归分析第28页
     ·模型的检验第28页
   ·病害冠层的研究第28-33页
     ·病害影响下冠层的光谱特征第28-30页
     ·冠层光谱特征的定量分析第30-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冬小麦条锈病生境因子监测的研究第34-41页
   ·研究背景第34-35页
     ·生境的概念第34页
     ·农作物病虫害生境监测的进展第34-35页
     ·生境监测在本研究中的应用第35页
   ·研究数据和方法第35-37页
     ·研究数据第35-36页
     ·研究方法第36-37页
   ·研究结论第37-39页
     ·气温、降水量与病害发生率的相关性第37-38页
     ·同归模型的建立第38-39页
     ·回归模型的验证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遥感植被指数监测冬小麦条锈病的研究第41-51页
   ·常用植被指数第41-43页
     ·基于波段线性组合的植被指数第41页
     ·消除影响因子的植被指数第41-43页
   ·遥感影像的选取第43-44页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第44-46页
     ·辐射定标第44页
     ·TM遥感影像的大气校正第44-45页
     ·TM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第45-46页
     ·TM遥感影像的剪切第46页
   ·遥感影像的分类第46-49页
     ·训练样本的选择第47-48页
     ·分类结果第48-49页
   ·遥感植被指数的计算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第51-53页
   ·研究结论第51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51-52页
   ·讨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辩诉交易述评--兼论我国辩诉交易实践的规制
下一篇:短信系统中的Oracle数据库性能优化研究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