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STRACT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页 |
| 前言 | 第5-6页 |
| 一、时代的需要 | 第6-8页 |
| 1、信仰与精神 | 第6-7页 |
| 2、和平与包容 | 第7页 |
| 3、方泛传播的原因 | 第7-8页 |
| 二、永恒的艺术 | 第8-10页 |
| 1、形而上学蕴含无限生长空间 | 第8页 |
| 2、象征的永恒 | 第8-9页 |
| 3、不可言说的直觉与整体 | 第9-10页 |
| 三、消除误解 | 第10-14页 |
| 1、对佛教及其艺术形式的误解 | 第10-12页 |
| 2、佛教界对当代艺术的误解 | 第12-14页 |
| 四、佛教艺术当代化的必然性 | 第14-16页 |
| 1、佛理使然 | 第14-15页 |
| 2、历史演变 | 第15-16页 |
| 五、佛教艺术作为精神启示的观想形式 | 第16-21页 |
| 1、形式与内涵 | 第16-17页 |
| 2、佛教视觉艺术应有其自身特性 | 第17-18页 |
| 3、当代环境的变化 | 第18页 |
| 4、象征表义 | 第18-19页 |
| 5、宁静的艺术 | 第19页 |
| 6、创新与革命 | 第19-20页 |
| 7、理想与担当 | 第20-21页 |
| 结语 | 第2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23页 |
| 鸣谢 | 第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