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1.植物抗寒机理 | 第11-17页 |
·膜脂与植物抗寒性 | 第11-14页 |
·膜蛋白与植物抗寒性 | 第14-15页 |
·植物体的抗寒物质 | 第15-17页 |
2.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冷诱导基因 | 第17页 |
·CBF转录激活因子基因 | 第17-20页 |
·抗冻蛋白基因 | 第20页 |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 | 第20-21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脯氨酸基因 | 第21页 |
·LEA(late-embryogenesis abundant)蛋白基因 | 第21页 |
3.诱导抗寒基因表达的条件 | 第21-24页 |
·外部因素 | 第21-23页 |
·植物内部因素 | 第23-24页 |
4.植物转基因方法 | 第24-27页 |
·载体介导法 | 第24-26页 |
·DNA直接导入法 | 第26-27页 |
5.番茄 | 第27-30页 |
·番茄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番茄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第2章 引言 | 第30-31页 |
1.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0页 |
2.研究范围或内容 | 第30页 |
3.主要研究方法 | 第30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番茄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 第30页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30页 |
·转基因番茄DNA提取方法:CTAB改良法 | 第30页 |
·抗性植株PCR检测 | 第30页 |
4.拟解决的关健问题 | 第30-31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1-40页 |
1.材料 | 第31-33页 |
·植物材料 | 第31页 |
·载体、质粒与菌株 | 第31页 |
·培养基 | 第31-32页 |
·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32页 |
·部分试剂配制 | 第32页 |
·主要仪器 | 第32-33页 |
2.方法 | 第33-40页 |
·番茄再生体系的优化 | 第33-34页 |
·番茄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34-35页 |
·外源抗寒双价基因RD29a-CBF3和RD29a-COR15a导入番茄的遗传转化 | 第35-36页 |
·抗性植株的PCR鉴定 | 第36-40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1.番茄再生体系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浸泡与暗培养对无菌苗形成的影响 | 第40页 |
·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生根培养基的优化 | 第41-42页 |
2 番茄遗传转化体系优化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预培养时间 | 第42页 |
·农杆菌不同浸种时间对番茄外植体转化的影响 | 第42-43页 |
·农杆菌与外植体共培养时间对番茄叶盘转化的影响 | 第43页 |
·外植体抗性水平的测定 | 第43-44页 |
·外植体类型对番茄转化率的影响 | 第44页 |
3.抗性植株的获得及PCR检测结果 | 第44-47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7-49页 |
1 番茄再生体系的优化 | 第47页 |
2 关于抗生素卡那霉素(Kan)的使用浓度 | 第47-48页 |
3 关于转化条件的优化 | 第48页 |
4 关于后期工作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缩写词表 | 第56-57页 |
培养基母液配制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