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过程的网络分析--以广州市LPG公共交通项目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三、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主要结论、创新及不足 | 第14-16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14页 |
二、创新点 | 第14页 |
三、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第一节 政策网络概念及类型 | 第16-23页 |
一、政策网络理论的起源 | 第16-17页 |
二、政策网络的概念 | 第17-19页 |
三、政策网络类型 | 第19-23页 |
第二节 政策网络理论分析途径 | 第23-26页 |
一、政策网络分析途径 | 第23-24页 |
二、最新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第三节 中国公共政策参与模式的转变 | 第26-29页 |
一、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参与环境 | 第26-27页 |
二、公共政策参与方式的变化 | 第27-29页 |
第四节 分析框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广州市推广车用LPG 的政策过程 | 第30-43页 |
第一节 清洁替代燃料汽车概述 | 第30-33页 |
一、清洁替代燃料 | 第30页 |
二、清洁汽车简介 | 第30-31页 |
三、中国清洁汽车的发展及现状 | 第31-32页 |
四、国内外清洁替代燃料汽车的研究现状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广州市发展清洁公共交通的政策背景 | 第33-37页 |
一、宏观背景 | 第33页 |
二、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是广州市的现实需要 | 第33-34页 |
三、法律依据 | 第34-37页 |
第三节 广州市推广车用LPG 的政策过程 | 第37-43页 |
一、项目概述 | 第37页 |
二、政策过程 | 第37-43页 |
第四章 广州市推广车用LPG 的政策网络分析 | 第43-62页 |
第一节 相关参与者利益分析 | 第43-49页 |
一、相关参与团体 | 第43页 |
二、参与团体的利益相关类型分析 | 第43-46页 |
三、政策过程中参与团体的利益变化 | 第46-49页 |
第二节 网络类型及主要行动者 | 第49-52页 |
一、中央政策社群 | 第49页 |
二、府际网络 | 第49页 |
三、生产者网络 | 第49-50页 |
四、专业者网络 | 第50-51页 |
五、议题网络 | 第51-52页 |
第三节 网络互动 | 第52-59页 |
一、网络内的互动 | 第52-53页 |
二、网络间的互动 | 第53-59页 |
第四节 政策效果评价 | 第59-62页 |
一、政策效果评价方法 | 第59页 |
二、政策效果评价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二、建议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