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一、导论 | 第8-11页 |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 (二) 相关文献回顾 | 第9-11页 |
| 二、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概述及核心概念辨析 | 第11-13页 |
| (一)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11-12页 |
| (二) 核心概念辨析 | 第12-13页 |
| 三、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际关系状况的实证研究 | 第13-27页 |
| (一) 研究假设 | 第13页 |
| (二) 资料的收集及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 (三) 调查地概况及样本构成 | 第14-17页 |
| (四) 研究结果分析:两村居民人际关系的状况与比较 | 第17-27页 |
| 四、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际关系的特征分析 | 第27-35页 |
| (一) 传统的沿袭 | 第29-33页 |
| (二) 现代性的凸现 | 第33-35页 |
| 五、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分析 | 第35-43页 |
| (一) 经济生活 | 第36-37页 |
| (二) 政治生活 | 第37-39页 |
| (三) 文化生活 | 第39-40页 |
| (四) 个体因素 | 第40-43页 |
| 六、思考与结语 | 第43-47页 |
| (一)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 第43-45页 |
| (二) 本研究的结论 | 第45页 |
| (三) 本研究的不足 | 第45-47页 |
| 注释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录:《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人际关系调查问卷》 | 第51-55页 |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5-56页 |
| 后记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