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动态测量精度检测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动态测量技术应用现状 | 第10-13页 |
| ·动态测量精度评定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动态测量误差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 ·动态误差检测技术研究 | 第14-16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课题背景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动态检测系统原理与设计 | 第17-30页 |
| ·新型测量传感器概述 | 第17-21页 |
| ·角度测量传感器 | 第17-19页 |
| ·位置测量传感器 | 第19页 |
| ·位移测量传感器 | 第19-21页 |
| ·精密运动控制设备概述 | 第21-24页 |
| ·精密电机 | 第22-23页 |
| ·运动控制器 | 第23-24页 |
| ·精密机械设备 | 第24页 |
| ·检测原理与设计 | 第24-29页 |
| ·检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5页 |
| ·检测系统的原理 | 第25-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动态检测系统的实现 | 第30-54页 |
| ·三种模型中相关设备选型简介 | 第30-36页 |
| ·电机及其控制器 | 第30-31页 |
| ·PCI-1261运动控制卡 | 第31-33页 |
| ·Banner系列光电位置传感器 | 第33-35页 |
| ·基于单片机的微秒级计时器 | 第35页 |
| ·倾角传感器 | 第35页 |
| ·旋转编码器 | 第35-36页 |
| ·20cm检测平台缩尺模型的设计 | 第36-40页 |
| ·组成及机械结构 | 第36-39页 |
| ·实验与结论 | 第39-40页 |
| ·60cm检测平台缩尺模型的设计 | 第40-46页 |
| ·组成及机械结构 | 第40-42页 |
| ·实验与结论 | 第42-46页 |
| ·100cm检测平台模型的设计 | 第46-53页 |
| ·设计方案 | 第47页 |
| ·改进的电机驱动系统 | 第47-49页 |
| ·机械结构设计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检测系统的精度分析 | 第54-84页 |
| ·时间系统 | 第54-68页 |
| ·GPS的授时原理及其时间系统 | 第54页 |
| ·计算机记时系统 | 第54-62页 |
| ·基于单片机的微秒级记时器 | 第62-68页 |
| ·传感器性能分析 | 第68-69页 |
| ·电机系统性能分析 | 第69-76页 |
| ·运动控制卡脉冲性能分析 | 第69页 |
| ·步进电机性能测试 | 第69-73页 |
| ·伺服电机性能测试 | 第73-76页 |
| ·机械平台的精度分析 | 第76-81页 |
| ·加工机床精度及千分表精度 | 第76页 |
| ·回转平面的精度 | 第76页 |
| ·整平误差分析 | 第76-77页 |
| ·全站仪对检测平台的标定 | 第77-79页 |
| ·倾角传感器对检测平台的检测 | 第79-81页 |
| ·检测系统精度评定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五章 基于检测平台的动态测量精度检测实践 | 第84-109页 |
| ·全站仪动态测量精度检测 | 第84-100页 |
| ·全站仪动态测量技术及影响其误差的相关因素 | 第84页 |
| ·检测相关坐标系的建立 | 第84-87页 |
| ·准动态测量精度检测 | 第87-89页 |
| ·实时动态测量精度检测 | 第89-100页 |
| ·全站仪动态测量控制与数据采集软件 | 第100页 |
| ·GPS动态测试 | 第100-108页 |
| ·转臂倾角测试 | 第100-102页 |
| ·GPS动态差分坐标测量检测方案 | 第102页 |
| ·动态差分测试 | 第102-106页 |
| ·双动态测试 | 第106-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果及进一步可开展工作 | 第109-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14-115页 |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