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农业产业化扶贫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导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有关贫困与扶贫的研究 | 第10页 |
·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研究 | 第10-11页 |
·有关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3-15页 |
2 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扶贫 | 第15页 |
·农业产业化 | 第15页 |
·农业产业化扶贫 | 第15-16页 |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第16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6-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利益共同体理论 | 第18-20页 |
3 恩施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动力分析 | 第20-28页 |
·农户需要 | 第20-22页 |
·企业带动 | 第22-23页 |
·政府推动 | 第23-24页 |
·资源察赋 | 第24-25页 |
·市场诱导 | 第25-26页 |
·科技支撑 | 第26-28页 |
4 恩施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的组织模式与利益联结机制 | 第28-37页 |
·恩施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基本经验:项目业主负责制 | 第28-29页 |
·农业产业化扶贫组织模式 | 第29-32页 |
·“政府+龙头企业+农户”模式 | 第29-31页 |
·“政府+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模式 | 第31-32页 |
·农业产业化扶贫的利益联结机制 | 第32-37页 |
·合同制 | 第33-34页 |
·合作制 | 第34-35页 |
·股份合作制 | 第35-37页 |
5 恩施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44页 |
·恩施州农业产业化扶贫取得的成绩 | 第37-40页 |
·特色基地初具规模,农业结构逐步优化 | 第37-38页 |
·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 | 第38-39页 |
·农民收入提高,生活得到改善 | 第39-40页 |
·恩施州农业产业化扶贫存在的问题 | 第40-44页 |
·龙头企业带动力弱,与农户联结松散 | 第40-41页 |
·政府行为不规范,与龙头企业的关系混乱 | 第41-42页 |
·相关条件不配套,产业化扶贫后劲不足 | 第42-44页 |
6 完善恩施州农业产业化扶贫的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增强龙头企业实力,确保企业与农户有效对接 | 第44-45页 |
·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政企分开 | 第45-46页 |
·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第46-47页 |
·健全相关配套条件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