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引论 | 第6-10页 |
第一章 李渔观众理论的背景 | 第10-18页 |
·社会条件:戏剧市场的繁荣 | 第10-11页 |
·观众因素:广泛的昆曲受众群 | 第11-15页 |
·自身条件:剧作家、导演、曲论家三位一体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李渔观众理论的内容 | 第18-36页 |
·观众分类论 | 第19-21页 |
·一度创作 | 第21-29页 |
·二度创作中的观众理论 | 第29-32页 |
·观众的三度创作 | 第32-36页 |
第三章 李渔观众理论的特点及意义 | 第36-47页 |
·李渔观众理论的特点 | 第36-38页 |
·李渔观众理论的意义及局限性 | 第38-42页 |
·李渔观众理论对昆曲乃至中国戏曲的启示 | 第42-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