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法家之臣"面面观" | 第8-17页 |
(一) 为臣的条件 | 第8-10页 |
(二) 为臣的义务 | 第10-11页 |
(三) 为臣的责任 | 第11-12页 |
(四) 为臣与君的关系 | 第12-14页 |
(五) 法家与儒家关于“臣”的思想的一些比较 | 第14-17页 |
二、法家思想中的忠臣与奸臣 | 第17-28页 |
(一) 忠臣 | 第17-23页 |
(二) 奸臣 | 第23-28页 |
三、法家的为臣之道 | 第28-36页 |
(一) 臣要弃私为公 | 第28-31页 |
(二) 臣要忠于君主 | 第31页 |
(三) 臣要严格执法 | 第31-33页 |
(四) 臣要进言行谏 | 第33-34页 |
(五) 臣必须具备一些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品德和作风 | 第34-36页 |
四、法家关于“臣”的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 第36-42页 |
(一) 尊崇“法吏” | 第36-37页 |
(二) “以吏为师”与“焚书坑儒” | 第37-40页 |
(三) “刑不避大夫”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48-51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