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社会基本矛盾论文

马克思与诺思制度理论的比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4页
   ·学术背景及理论与现实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结构与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制度是什么第14-19页
   ·制度的概念:游戏规则还是社会关系第14-15页
   ·制度的起源:自由交易还是生产力第15-17页
   ·制度的本质:自然现象还是历史现象第17-19页
第三章 产权—经济制度理论的比较第19-25页
   ·产权、所有制、所有权概念辨析第19-20页
   ·产权的起源:人口增长还是生产力的发展第20-21页
   ·产权的本质:交易范畴还是生产范畴第21-22页
   ·经济关系决定法权关系还是法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第22-23页
   ·诺思产权理论的方法论局限性第23-25页
第四章 国家—政治制度理论的比较第25-32页
   ·国家的起源、本质比较第25-27页
     ·国家的起源:“暴力潜能”还是社会矛盾第25-26页
     ·国家的本质:博弈规则的制定者还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第26-27页
   ·“国家悖论”:盛衰兴亡之源第27-29页
     ·“国家悖论”是什么第27-28页
     ·诺思和马克思对“国家悖论”的回应第28-29页
   ·诺思国家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影子第29页
   ·诺思国家理论的历史局限性第29-32页
第五章 意识形态—观念文化制度理论的比较第32-38页
   ·意识形态是什么第32-33页
   ·意识形态的特征:伦理性与阶级性第33-34页
   ·意识形态的功能:维护与批判第34-37页
   ·诺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阶级局限性第37-38页
第六章 社会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第38-46页
   ·建构理性主义与实践理性主义第38-40页
   ·社会制度变迁的主体:英雄人物还是人民群众第40-41页
   ·社会制度变迁的动力: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力第41-44页
   ·路径依赖学说与社会革命理论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50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行政区划改革设想
下一篇:制度的演进与建构统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