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7页 |
1 寺庙园林概述 | 第9-12页 |
·寺庙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 第9-10页 |
·南京市寺庙园林概述 | 第10-12页 |
·南京寺庙园林的历史和地位概况 | 第10-11页 |
·南京市寺庙园林类型 | 第11页 |
·南京市寺庙园林组成 | 第11-12页 |
2 植物群落与植物景观空间构成的相关概念 | 第12-15页 |
·相关概念 | 第12页 |
·寺庙园林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12-13页 |
·本研究运用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植物群落学理论 | 第13-14页 |
·植物景观空间构成理论 | 第14-15页 |
·园林美学原理 | 第15页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4.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南京地区寺庙园林文化研究 | 第17-26页 |
1 宗教与寺庙园林 | 第17-18页 |
·佛教对寺庙园林的影响 | 第17页 |
·儒学、道教对寺庙园林的影响 | 第17-18页 |
2 传统思想对寺庙园林的影响 | 第18-22页 |
·传统思想对寺庙园林布局的影响 | 第19-20页 |
·廊院式布局 | 第19页 |
·纵轴式布局 | 第19-20页 |
·自由式布局 | 第20页 |
·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与寺庙园林环境 | 第20-22页 |
·中国人理想景观模式 | 第20-21页 |
·理想景观与寺庙选址 | 第21页 |
·景观组合与寺庙园林风格 | 第21-22页 |
3 南京寺庙园林文化表现形式 | 第22-25页 |
·南京寺庙园林文学表现形式 | 第23页 |
·文学的表现形在南京寺庙园林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诗歌在南京寺庙园林的应用 | 第23页 |
·散文在南京寺庙园林的应用 | 第23页 |
·匾额楹联在南京寺庙园林的应用 | 第23-25页 |
4 寺庙园林文化对植物景观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南京地区寺庙园林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第26-69页 |
1 调查分析对象 | 第26页 |
2 调查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 第26-27页 |
·植物群落的数量特征 | 第27页 |
·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 第27-28页 |
·植物群落的相似性比较 | 第28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8-66页 |
·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第28-57页 |
·栖霞寺内寺庭和寺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28-31页 |
·灵谷寺内寺庭和寺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31-34页 |
·兜率寺内寺庭和寺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34-37页 |
·七佛寺内寺庭和寺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37-40页 |
·玄奘寺内寺庭和寺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40-43页 |
·鸡鸣寺内寺庭和寺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43-46页 |
·毗卢寺内寺庭和寺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46-49页 |
·六合文庙内寺庭和惠济寺寺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49-52页 |
·地藏寺内寺庭和寺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52-54页 |
·喇嘛庙内寺庭和寺园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54-57页 |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分析 | 第57-59页 |
·植物群落的相似性比较 | 第59-61页 |
·植物群落的配置技术分析 | 第61-66页 |
·乔、灌木密度分析 | 第61-62页 |
·乔、灌木常绿与落叶树种分析 | 第62-66页 |
4 小结与结论 | 第66-69页 |
第四章 南京地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研究 | 第69-98页 |
1 南京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历史演革 | 第69页 |
2 南京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 | 第69-75页 |
·寺庙“丛林”植物景观空间 | 第69-72页 |
·天然植被林——丛林式 | 第69-70页 |
·入寺前引导林——香道 | 第70-71页 |
·风景林、“风水林” | 第71-72页 |
·生产林、圃 | 第72页 |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 | 第72-75页 |
·“寺园”植物景观空间 | 第72-73页 |
·“寺庭”植物景观空间 | 第73-74页 |
·“寺径”植物景观空间 | 第74-75页 |
·寺庙入口及外墙旁的植物景观空间 | 第75页 |
3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构成 | 第75-88页 |
·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界面及特征 | 第76-77页 |
·基面 | 第76页 |
·竖向分割面 | 第76-77页 |
·顶面 | 第77页 |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尺度关系 | 第77-79页 |
·空间尺度关系 | 第77-78页 |
·寺庙园林景观空间分割 | 第78页 |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控制 | 第78-79页 |
·植物对寺庙园林各造园因素的景观空间构成 | 第79-88页 |
·植物与寺庙建筑的景观空间构成 | 第79-81页 |
·植物与寺庙水体的景观空间构成 | 第81-85页 |
·植物与寺径的景观空间构成 | 第85-86页 |
·植物与寺庙其他要素的景观空间构成 | 第86-88页 |
4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配置艺术 | 第88-98页 |
·植物景观对寺庙园林空间构成的调配 | 第88-93页 |
·扩大景深,丰富层次空间 | 第88-90页 |
·组织空间,强化空间观感 | 第90-91页 |
·丰富景观,构筑区域空间氛围 | 第91-93页 |
·渲染季相,展现时空变化 | 第93页 |
·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配置手法 | 第93-98页 |
·孤植 | 第94页 |
·对植 | 第94-95页 |
·列植 | 第95页 |
·丛植 | 第95-96页 |
·群植 | 第96-98页 |
第五章 南京寺庙园林植物配置及植物景观构建优化建议 | 第98-103页 |
1 南京寺庙园林植物配置对现代园林建设的启示 | 第98-101页 |
·以近现代空间理论看现代城市园林和南京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空间 | 第98-99页 |
·以群落理论看现代城市园林和南京寺庙园林植物景观 | 第99-101页 |
·植物配置注重生态习性 | 第99页 |
·注重物种多样性 | 第99-100页 |
·注重植物群落的配置技术 | 第100页 |
·注重乡土树种的运用 | 第100-101页 |
2 南京寺庙园林植物配置及植物景观构建的优化建议 | 第101-103页 |
·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 | 第101页 |
·适当增加灌木的种类和数量 | 第101页 |
·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 | 第101-102页 |
·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促进植物景观的更新演替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附录1 | 第106-109页 |
附录2 | 第109-111页 |
详细摘要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