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
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前言 | 第6-13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四)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一) 康德的伦理思想 | 第13-14页 |
(二) 主体性德育理论 | 第14-15页 |
(三)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论 | 第15页 |
(四) 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 | 第15-17页 |
二、苏南地区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现状 | 第17-24页 |
(一) 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主体间性发展迟缓 | 第18-19页 |
(二) 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薄弱 | 第19-20页 |
(三) 道德意志不够坚定 | 第20-21页 |
(四) 道德自律水平低下 | 第21-22页 |
(五) 道德反思精神缺乏 | 第22-24页 |
三、苏南地区大学生品德发展不充分的成因探讨 | 第24-36页 |
(一) 价值观念困惑 | 第24-28页 |
(二) 道德教育空疏 | 第28-32页 |
(三) 家庭教育不合适 | 第32-33页 |
(四) 学生自身的不足 | 第33-36页 |
四、促进品德发展的对策 | 第36-44页 |
(一) 树立科学的德育观 | 第36-40页 |
(二) 建立合理的道德教育体系 | 第40-42页 |
(三) 运用科学的德育方法 | 第42-43页 |
(四) 建构科学的德育课程 | 第43-44页 |
五、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读研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50-51页 |
附录:苏南地区大学生品德发展的现状调查问卷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56页 |
详细摘要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