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21页 |
·政府执行力释义 | 第9-14页 |
·政府执行力概念溯源 | 第9-10页 |
·政府执行力的涵义、特征 | 第10-11页 |
·政府执行力的构成要素 | 第11-12页 |
·政府执行力与相关概念比较分析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8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 | 第14-17页 |
·政府执行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政府执行力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1页 |
·研究方法和本文结构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政府执行力提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 | 第21-25页 |
·政府执行力提升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帕金森组织结构伪适应思想 | 第21页 |
·新公共管理的追求效率思想 | 第21-22页 |
·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 | 第22页 |
·企业执行力思想的移植 | 第22-23页 |
·政府执行力提升的现实需要 | 第23-25页 |
·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实践诉求 | 第23页 |
·公共政策正确执行的期待 | 第23-24页 |
·高效型政府建设的需要 | 第24-25页 |
3 我国政府执行力的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我国政府执行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5-27页 |
·政府体制改革从多方面促进了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 第25-26页 |
·推动了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决策与执行能力 | 第26页 |
·政府部门行政许可能力的增强推动了《行政许可法》的落实 | 第26页 |
·刚性的“行政首长问责制”充分体现政府执行力的实施力度 | 第26-27页 |
·“市长热线”的开通扩大了政府执行力的社会影响 | 第27页 |
·我国政府执行力不足的表现 | 第27-30页 |
·决策与执行相脱节 | 第27-28页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阻力 | 第28-29页 |
·政策与执行不配套 | 第29页 |
·政策执行中缺乏创新精神 | 第29-30页 |
·政府执行缺乏评估、反馈、修正机制 | 第30页 |
·我国政府执行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 第30-37页 |
·政府执行力主体价值观念扭曲 | 第30-31页 |
·激励机制方面出现混同均衡 | 第31-33页 |
·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受利益驱动严重 | 第33-35页 |
·执行力的体制基础亟待完善 | 第35-36页 |
·执行环境的干扰 | 第36-37页 |
4 我国政府执行力提升的策略选择 | 第37-53页 |
·政府执行力提升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 第37-38页 |
·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关系 | 第37页 |
·信息公开度与政府信任度的关系 | 第37页 |
·执行制度建设与执行文化建设的关系 | 第37-38页 |
·政府执行力的体制构建 | 第38-42页 |
·重塑政府的行政组织构架 | 第38页 |
·建立健全协调高效的政府执行机制 | 第38-40页 |
·构建规范有效的政府执行流程设计及运作 | 第40-41页 |
·制定科学严格的执行监控手段 | 第41-42页 |
·政府执行力文化构建 | 第42-45页 |
·政府执行力文化的内涵与核心 | 第42页 |
·执行力文化建设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关系 | 第42-43页 |
·将政府执行力文化渗透到政府执行行为的各个方面 | 第43-45页 |
·政府执行力测评体系的构建 | 第45-50页 |
·执行力测评对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意义和局限性 | 第45-46页 |
·政府执行力定性评价指标 | 第46页 |
·以企业为借鉴构建政府执行力测评指标体系 | 第46-50页 |
·政府执行力建设案例分析—以深圳市政府执行力建设为例 | 第50-53页 |
·建立政府内部责任管理体系 | 第50-51页 |
·出台行政首长问责制 | 第51-52页 |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正式试行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