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1章 监护与未成年人监护概述 | 第8-18页 |
| ·监护的概述 | 第8-11页 |
| ·监护的概念 | 第8-9页 |
| ·监护的性质 | 第9-11页 |
| ·未成年人监护概述 | 第11-18页 |
| ·未成年人监护的概念 | 第11-12页 |
| ·未成年人监护的法律关系 | 第12-13页 |
| ·未成年人监护的功能 | 第13-15页 |
| ·未成年人监护与亲权 | 第15-18页 |
| 第2章 未成年人监护的历史及评析 | 第18-28页 |
| ·境外未成年人监护的历史及评析 | 第18-24页 |
| ·大陆法系中的未成年人监护的历史 | 第18-20页 |
| ·大陆法系中的未成年人监护评析 | 第20-22页 |
| ·英美法系中的未成年人监护的历史 | 第22-23页 |
| ·英美法系中的未成年人监护的评析 | 第23-24页 |
| ·中国未成年人监护的历史 | 第24-28页 |
| ·清朝以前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的历史 | 第24-25页 |
| ·清末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的历史 | 第25-26页 |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历史 | 第26-28页 |
| 第3章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及评析 | 第28-40页 |
| ·现行制度的内容 | 第28-34页 |
| ·未成年人监护的种类 | 第28-32页 |
| ·监护的变更 | 第32-33页 |
| ·监护人的民事责任 | 第33-34页 |
| ·现行制度的检讨 | 第34-40页 |
| ·立法理念比较保守 | 第34-35页 |
| ·立法技术粗糙 | 第35页 |
| ·监护内容的规定诸多疏漏 | 第35-40页 |
| 第4章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40-49页 |
|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必要性 | 第40-42页 |
| ·从未成年人自身利益的角度看 | 第40页 |
| ·从我国国情角度看 | 第40-41页 |
| ·从国际惯例角度看 | 第41-42页 |
|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42-44页 |
| ·保护人权原则 | 第42-43页 |
| ·父母、近亲属、和国家三位一体行使监护职责原则 | 第43-44页 |
| ·积极的社会救助原则 | 第44页 |
| ·构建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建议 | 第44-49页 |
| ·从立法的技术上看,宜把握制度设立粗疏与细密的关系 | 第44-45页 |
| ·从体例和结构上看,宜在亲属篇中单独加以规定 | 第45页 |
| ·从监护的种类看,宜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增加监护种类 | 第45-47页 |
| ·从监护人的角度,宜作相应的规定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