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普通陶瓷概论 | 第12-14页 |
·陶瓷材料的分类 | 第12-13页 |
·陶瓷材料的特点 | 第13页 |
·现代(先进)陶瓷与传统陶瓷的比较 | 第13页 |
·陶瓷材料的制备 | 第13-14页 |
·纳米陶瓷的制备及性能 | 第14-16页 |
·纳米复相陶瓷 | 第14-15页 |
·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 | 第15页 |
·纳米复相陶瓷的性能 | 第15-16页 |
·陶瓷材料的超塑性 | 第16-24页 |
·氧化物陶瓷的超塑性 | 第17-19页 |
·纳米复相陶瓷的超塑性 | 第19-24页 |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2 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试验用纳米粉体材料 | 第26页 |
·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块体材料 | 第26页 |
·纳米复合粉体性能分析方法 | 第26页 |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26页 |
·XRD物相分析 | 第26页 |
·热重-差热(TG-DTA)分析 | 第26页 |
·面比表积BET测定(BET) | 第26页 |
·材料的组织结构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密度的测定 | 第26-27页 |
·物相分析 | 第27页 |
·金相观察 | 第27页 |
·电镜观察 | 第27页 |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27-29页 |
·抗载能力分析 | 第27页 |
·断裂韧性的测定 | 第27-28页 |
·洛氏硬度的测定 | 第28页 |
·维氏硬度的测定 | 第28-29页 |
3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29-41页 |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的成分设计 | 第29页 |
·纳米复合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29-31页 |
·纳米复相陶瓷粉体的实验制备过程 | 第31-33页 |
·实验原料 | 第31页 |
·实验设备 | 第31-32页 |
·粉体制备 | 第32-33页 |
·粉体表征 | 第33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3-40页 |
·制备过程分析 | 第33-34页 |
·PH值对粉体团聚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溶液初始浓度对粉体团聚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第37页 |
·醇水比的影响 | 第37页 |
·分散剂的影响 | 第37-38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8页 |
·锻烧温度对晶体粒尺寸的影响 | 第38-39页 |
·粉体形貌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总结 | 第40-41页 |
4 AL_2O_3基多元纳米复相陶瓷的制备及性能 | 第41-55页 |
·烧结理论 | 第41-44页 |
·黄培云压形方程 | 第41页 |
·坯体烧结初期的数学处理 | 第41-42页 |
·热压烧结时计算试件应变的方法 | 第42-43页 |
·烧结致密化 | 第43页 |
·晶粒生长 | 第43-44页 |
·烧结方法 | 第44-45页 |
·真空热压烧结陶瓷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45-46页 |
·真空热压烧结温度对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真空热压烧结压力对陶瓷性能的影响 | 第46页 |
·A323S粉体的热压烧结 | 第46-48页 |
·烧结设备 | 第46页 |
·粉体成形工艺 | 第46-48页 |
·纳米复相粉体烧结结果 | 第48页 |
·纳米复相陶瓷烧结体的致密化特性 | 第48-50页 |
·4A3Z3S的组织及性能分析 | 第50-53页 |
·微观组织观察 | 第50-51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51-53页 |
·本章总结 | 第53-55页 |
5 AL_2O_3基多元纳米复相陶瓷的超塑性变形 | 第55-70页 |
·超塑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55页 |
·超塑性类型和特征 | 第55-56页 |
·复相陶瓷的超塑性压缩变形 | 第56-57页 |
·AL_2O_3基多元纳米复相陶瓷的超塑性压缩实验 | 第57-60页 |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实验设备 | 第57页 |
·实验过程 | 第57-58页 |
·超塑性压缩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58-60页 |
·晶粒尺寸对应变速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超塑变形后材料的微观组织 | 第61-65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61-62页 |
·微观组织观察 | 第62-64页 |
·电子显微分析 | 第64-65页 |
·超塑变形后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65-68页 |
·硬度及断裂韧性的计算 | 第65页 |
·纳米压痕测试 | 第65-68页 |
·本章总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