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货币理论论文

论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一章 货币在以交换为纽带的分工体系中的作用第15-58页
 第一节 论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第16-28页
  一、分工促进产品数量增加第16-20页
  二、分工促使产品质量提高第20-21页
  三、分工有利于产品种类多样化第21-24页
  四、分工推动技术进步第24-28页
 第二节 交换源于分工又影响分工第28-39页
  一、交换不是分工的原因而是分工的结果第29-33页
  二、分工产生的真正原因来自剩余产品第33-35页
  三、交换对分工的影响第35-39页
 第三节 货币在交换中的两个职能作用第39-58页
  一、货币的起源——为交换而产生第40-45页
  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在交换中的作用第45-52页
  三、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在交换中的作用第52-58页
第二章 货币的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58-102页
 第一节 货币的基本形式与变化历程第58-70页
  一、金属货币的形成发展及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第59-63页
  二、纸币的形成发展及对商品交换发展的影响第63-67页
  三、金本位解体前货币体系的基本状况第67-70页
 第二节 货币转型——金本位结束和全新货币产生第70-84页
  一、货币转型——经济危机的货币原因分析第70-75页
  二、货币形式的全新阶段——完全的信用货币阶段第75-78页
  三、宏观调控思想的货币实质第78-80页
  四、“有效需求不足”的货币本质第80-84页
 第三节 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关于货币的政策第84-102页
  一、货币政策的作用和局限第84-86页
  二、财政政策更能触及货币的本质第86-91页
  三、两种极端情况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91-98页
  四、小结:货币的变化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互影响第98-102页
第三章 我国古代货币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第102-161页
 第一节 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状况及理论解析第103-112页
  一、我国古代货币与西方古代货币之差异第103-105页
  二、贱金属货币不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第105-108页
  三、为什么要使用原始交易方程式MV=PT进行分析第108-110页
  四、受货币影响的交易量T影响分工体系的规模第110-112页
 第二节 我国唐宋时期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112-128页
  一、唐时金属货币不能满足商品交易的需求第113-115页
  二、宋时金属货币的缺乏较唐时更甚第115-120页
  三、唐代以布帛为币是一种倒退第120-123页
  四、宋代“纸币”流通带来的后果第123-128页
 第三节 我国唐宋时期贵金属金银状况的分析第128-145页
  一、唐宋时期金银如何与铜钱进行比较第129-131页
  二、唐代贵金属金银的基本状况第131-137页
  三、宋代贵金属金银的基本状况第137-142页
  四、关于MV=PT中P可变时情况的补充说明第142-145页
 第四节 我国古代为什么以贱金属为货币第145-161页
  一、对这一问题的几种不同的解释第145-150页
  二、我国古代长期处于政局不稳战事频仍的状况第150-157页
  三、我国古代没有形成强力的中央集权统治第157-161页
第四章 我国新时期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161-207页
 第一节 对信用货币时期货币与经济关系问题的再分析第161-172页
  一、论“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思想第162-166页
  二、论所谓“有效需求不足”第166-171页
  三、信用货币时期货币与经济关系问题论述的总结第171-172页
 第二节 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通货膨胀第172-188页
  一、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转型看通货膨胀第173-180页
  二、从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看通货膨胀第180-186页
  三、从1992年开始的股票热看通货膨胀第186-188页
 第三节 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通货紧缩第188-207页
  一、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不是有效需求不足第188-192页
  二、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来自信用货币第192-201页
  三、我国成功走出通货紧缩旋涡的货币因素第201-207页
参考文献第207-214页
后记第214-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
下一篇:工作流中基于D-TRBAC的转授权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