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1 引言 | 第12-18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土地利用战略的涵义 | 第12页 |
|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目的 | 第12-13页 |
|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第14-18页 |
|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理论 | 第14-15页 |
|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方法 | 第15-18页 |
| ·我国土地利用战略研究进展 | 第18页 |
| 2 济南市土地利用战略思考:基于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 第18-24页 |
| ·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况 | 第18-19页 |
| ·规划执行情况 | 第19-20页 |
| ·耕地保有量目标 | 第19页 |
| ·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 第19-20页 |
| ·城镇用地规模 | 第20页 |
| ·土地利用率 | 第20页 |
| ·土地利用结构总体变化 | 第20页 |
| ·规划实施评价体系 | 第20-21页 |
| ·评价的内容 | 第20-21页 |
| ·评价的方法 | 第21页 |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21页 |
| ·上轮规划实施综合评价结果 | 第21-23页 |
| ·上轮规划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 第23-24页 |
| ·上轮规划取得的成效 | 第23页 |
| ·上轮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3 济南市土地利用战略背景条件及变化:基于土地利用供需态势 | 第24-54页 |
| ·土地利用背景分析 | 第24-27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4-25页 |
| ·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及省内背景 | 第25-26页 |
| ·济南市的发展的优、劣势 | 第26-27页 |
|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 | 第27-36页 |
| ·人口增长与土地利用 | 第27-29页 |
| ·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 | 第29-34页 |
| ·城市化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分析 | 第34-36页 |
| ·济南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 | 第36-46页 |
| ·土地利用现状及区域差异 | 第36-37页 |
|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第37-44页 |
| ·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 第44-46页 |
| ·济南市土地利用供需分析 | 第46-50页 |
| ·人口和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 | 第47-49页 |
| ·经济发展综合分析 | 第49页 |
| ·土地供需预测 | 第49-50页 |
| ·济南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 ·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尖锐 | 第50页 |
|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 第50页 |
| ·土地后备资源日益匮乏,开发整理复垦难度加大 | 第50-51页 |
| ·土地质量和土地景观价值下降,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 | 第51页 |
| ·济南市的地理区位对土地利用的制约关系 | 第51页 |
| ·济南市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51-54页 |
| ·面临的机遇 | 第52-53页 |
| ·面临的挑战 | 第53-54页 |
| 4 济南市土地利用战略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 | 第54-64页 |
| ·进行系统仿真的必要性 | 第54页 |
| ·科学决策的需要 | 第54页 |
|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54页 |
| ·仿真模拟研究的思路 | 第54-55页 |
| ·关键因素的选择依据 | 第55-56页 |
| ·人口因素 | 第55页 |
| ·经济因素 | 第55-56页 |
| ·城市化因素 | 第56页 |
|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建立 | 第56-59页 |
| ·划定系统边界 | 第56页 |
| ·划分系统层次 | 第56页 |
| ·确立指标体系 | 第56-58页 |
| ·构造系统仿真模型 | 第58-59页 |
|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施方案 | 第59-64页 |
| ·人口增长规模预测 | 第59-60页 |
| ·经济发展水平预测 | 第60-61页 |
| ·土地利用执行方案 | 第61-62页 |
| ·方案比较与选择 | 第62-64页 |
| 5 济南市土地利用战略管理:战略重点及战略对策 | 第64-72页 |
| ·济南市土地利用战略重点 | 第64-69页 |
| ·重点一:农业用地利用战略措施 | 第66-67页 |
| ·重点二:建设用地利用战略措施 | 第67-69页 |
| ·济南市土地利用战略对策 | 第69-72页 |
| ·控制人口增长,缓解土地供给压力 | 第69页 |
| ·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动态优化 | 第69-70页 |
| ·提高建设用地效率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互动 | 第70页 |
| ·进行空间功能整合,发展多功能综合区 | 第70-71页 |
| ·融入半岛城市群和济南都市圈土地利用战略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