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税负的合理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4页 |
一、选题及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三、本文结构及主要观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宏观税负合理性的理论分析 | 第14-24页 |
一、宏观税负及衡量口径 | 第14-15页 |
二、宏观税负的决定因素 | 第15-19页 |
(一) 政府职能及公共产品的提供 | 第16-17页 |
(二) 经济因素 | 第17-18页 |
(三) 税制因素 | 第18页 |
(四) 税收征管因素 | 第18-19页 |
(五) 社会因素 | 第19页 |
(六) 其他因素 | 第19页 |
三、宏观税负合理化标准 | 第19-24页 |
(一) 质的标准 | 第20页 |
(二) 量的界定 | 第20-24页 |
第三章 我国宏观税负的合理性的实证分析 | 第24-38页 |
一、我国宏观税负合理化区间 | 第24-27页 |
(一) 我国宏观税负的上限 | 第24-25页 |
(二) 我国宏观税负的下限 | 第25-27页 |
二、我国宏观税负合理性的判断 | 第27-38页 |
(一) 依经济标准的判断 | 第27-34页 |
(二) 依财政标准的判断 | 第34-36页 |
(三) 依社会标准的判断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进一步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的对策建议 | 第38-44页 |
一、实施适度减税政策 | 第38-41页 |
二、调整产业、地区税收政策 | 第41-42页 |
三、开征新税种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