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8-9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8页 |
·实验材料 | 第8-9页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9-14页 |
·形态学性状分析 | 第9-10页 |
·形态学特征测定 | 第9-10页 |
·数据统计方法 | 第10页 |
·RAPD分子标记分析 | 第10-14页 |
·苜蓿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10-11页 |
·RAPD扩增条件 | 第11-12页 |
·引物筛选 | 第12页 |
·扩增产物的分离与检测 | 第12页 |
·谱带的统计 | 第12页 |
·遗传多样性统计方法 | 第12-14页 |
3 结果 | 第14-29页 |
·苜蓿形态学性状比较分析 | 第14-21页 |
·不同苜蓿品种(材料)形态学性状比较 | 第14-15页 |
·不同类型苜蓿形态学性状比较 | 第15-16页 |
·不同类型苜蓿形态学变异分析 | 第16页 |
·不同类型苜蓿形态学变异比较 | 第16-17页 |
·形态学性状主成分分析 | 第17-19页 |
·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 第19-21页 |
·形态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21页 |
·RAPD分子标记分析 | 第21-29页 |
·DNA的制备 | 第21-23页 |
·RAPD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和建立 | 第23-25页 |
·苜蓿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第25-29页 |
·形态指标与遗传多样性指标的相关性 | 第29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29-31页 |
·不同层次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 第29-30页 |
·不同类型苜蓿品种(材料)遗传多样性的高低和遗传结构 | 第30-31页 |
·不同苜蓿品种(材料)形态特征和RAPD分子标记亲缘关系分析 | 第31页 |
文献综述 | 第3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