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0. 前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速率的研究 | 第9-16页 |
·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的意义 | 第9页 |
·研究沉积物-海水界面物质交换通量的主要方法 | 第9-13页 |
·世界各海区的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通量及方法 | 第13-16页 |
·今后待解决的问题 | 第16页 |
·沉降颗粒物的研究 | 第16-18页 |
·沉降颗粒物的产生及研究意义 | 第16页 |
·沉降颗粒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沉积物捕获器简介 | 第17-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8-19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9-24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9-20页 |
·仪器 | 第19页 |
·试剂 | 第19-20页 |
·样品采集 | 第20-21页 |
·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上的交换培养实验 | 第21-22页 |
·沉降颗粒物捕集及处理 | 第22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24页 |
·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速率的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颗粒物的有机碳氮百分含量的计算 | 第23-24页 |
3. 赤潮前后 SiO_3-Si 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速率 | 第24-32页 |
·引言 | 第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0页 |
·赤潮前后SiO_3-Si 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速率 | 第24-2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28-30页 |
·本部分结论 | 第30-32页 |
4. 赤潮前后 PO_4-P 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速率 | 第32-40页 |
·引言 | 第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赤潮前后PO_4-P 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速率 | 第32-36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36-39页 |
·本部分结论 | 第39-40页 |
5. 赤潮前后溶解无机氮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速率 | 第40-53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2页 |
·赤潮前后溶解无机氮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速率 | 第40-48页 |
·分析与讨论 | 第48-52页 |
·本部分结论 | 第52-53页 |
6.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降通量的研究 | 第53-59页 |
·引言 | 第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8页 |
·东海赤潮高发区颗粒物的沉降通量 | 第54-55页 |
·再悬浮比率的计算 | 第55-58页 |
·本部分结论 | 第58-59页 |
7. 主要结论 | 第59-61页 |
·硅藻赤潮前后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交换速率的变化 | 第59-60页 |
·底栖生物对营养盐在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速率的影响 | 第60页 |
·东海赤潮高发区的有机碳氮的沉降通量及颗粒物的再悬浮率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