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氢能介绍 | 第11-12页 |
·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 | 第12-22页 |
·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合成 | 第12-13页 |
·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分类 | 第13-14页 |
·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储氢进展 | 第14-17页 |
·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的氢吸附 | 第17-22页 |
·连接和注入方式对吸氢的影响 | 第17-19页 |
·具有适当孔大小的高孔性 | 第19-20页 |
·氢气的物理吸附动能 | 第20-22页 |
·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MOF-5 | 第22-23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 | 第25-31页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实验所用主要设备及型号 | 第25-26页 |
·实验所用的表征方法和条件 | 第26-28页 |
·储氢装置和测试条件 | 第28-31页 |
·实验装置 | 第28页 |
·实验步骤 | 第28-29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29-31页 |
第三章 MOF-5的合成 | 第31-45页 |
·三乙胺直接加入法 | 第31-34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1-32页 |
·DMF的影响 | 第32页 |
·TEA的影响 | 第32-33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三乙胺缓慢扩散法 | 第34-36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TEA的影响 | 第35页 |
·DMF的影响 | 第35-36页 |
·溶剂热合成 | 第36-41页 |
·A组分和B组分 | 第37页 |
·C组分 | 第37-39页 |
·D组分 | 第39-41页 |
·E组分 | 第41页 |
·H_2O_2在合成中的作用 | 第41-43页 |
·H_2O_2对三乙胺直接加入法合成样品的影响 | 第42-43页 |
·H_2O_2对三乙胺缓慢扩散法合成样品的影响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MOF-5样品表征 | 第45-55页 |
·XRD分析 | 第45-48页 |
·FT-IR分析 | 第48-49页 |
·SEM表征 | 第49-52页 |
·三乙胺直接加入法得到样品的SEM | 第49-50页 |
·三乙胺缓慢扩散法得到样品的SEM | 第50-52页 |
·溶剂热法得到样品的SEM | 第52页 |
·TG/DTA表征 | 第52-55页 |
第五章 MOF-5的储氢性能研究 | 第55-71页 |
·不同温度活化对MOF-5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MOF-5在不同温度下的储氢能力测试 | 第55-57页 |
·XRD表征 | 第57页 |
·不同溶剂处理MOF-5样品对样品储氢能力的影响 | 第57-63页 |
·用不同溶剂处理MOF-5样品的储氢能力测试 | 第57-58页 |
·氯仿萃取和升温活化后的MOF-5样品储氢能力的比较 | 第58-60页 |
·XRD和IR表征 | 第60-63页 |
·合成方法对MOF-5的储氢性能影响 | 第63-67页 |
·三种合成方法合成的MOF-5的储氢能力 | 第63-66页 |
·氮吸附表征 | 第66-67页 |
·H_2O_2对合成样品的储氢能力的影响 | 第67-70页 |
·合成体系中加入H_2O_2合成样品的储氢能力测试 | 第67-68页 |
·氮吸附表征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建议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