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辨析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的关联交易 | 第10-20页 |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10-13页 |
一、证券投资基金特征概述 | 第10-11页 |
二、证券投资基金当事人 | 第11-12页 |
三、基金管理人在证券投资基金关系中的法律地位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关联交易范围的界定 | 第13-15页 |
一、广义关联交易的界定标准 | 第13-14页 |
二、证券投资基金领域关联交易的界定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关联交易的主体 | 第15-18页 |
一、各国(地区)所定义的关联交易的主体 | 第15-17页 |
二、约束管理人参与的关联交易——遏制所有关联交易的关键 | 第17页 |
三、基金管理人参与的关联交易中具体的交易主体 | 第17-18页 |
第四节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关联交易的原因及其特征 | 第18-20页 |
一、原因 | 第18-19页 |
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的关联交易的特征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关联交易监管的法律框架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关联交易的现状 | 第20-23页 |
一、基金黑幕的暴露——7 年前的基金地震 | 第20-21页 |
二、新的基金黑幕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关联交易监管法规中对基金管理人的规制 | 第23-25页 |
一、对管理人交易资格的规定 | 第23页 |
二、对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23-24页 |
三、对信息披露的规定 | 第24-25页 |
四、对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的法律规定 | 第25页 |
五、对相关监督主体的规定 | 第25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的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 | 第25-30页 |
一、发达国家(地区)对基金管理人参与的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之特征. | 第25-28页 |
二、我国法律对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参与的关联交易规制的漏洞 | 第28-29页 |
三、完善我国基金管理人参与的关联交易的监管模式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证券投资基金法律关系主体对基金管理人的规制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来自外部监管主体的规制——证监会对基金管理人交易资格的审查 | 第30-33页 |
一、证监会的积极角色是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相联系的 | 第30-31页 |
二、交易资格审查的意义 | 第31页 |
三、交易资格审查的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来自其他基金交易主体的规制 | 第33-37页 |
一、基金托管人在交易中的监督制约作用 | 第33-34页 |
二、基金持有人大会对基金管理人的制约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基金管理人的自我约束 | 第37-46页 |
第一节 基金管理人义务概述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对基金管理人“称职性”的要求——基金管理人注意义务的加强.. | 第38-42页 |
一、注意义务内涵 | 第38-39页 |
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称职性义务的完善 | 第39-42页 |
第三节 对基金管理人“道德性”的要求——基金管理人忠实义务 | 第42-46页 |
一、忠实义务内涵 | 第42页 |
二、基金管理人本人交易 | 第42-43页 |
三、基金管理人共同交易 | 第43-45页 |
四、基金管理人代理交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基金管理人关联交易的事后补救机制 | 第46-52页 |
第一节 对私人诉讼的援助 | 第46-49页 |
一、私人诉讼成立的原因 | 第46-47页 |
二、对私人诉讼的援助途径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动员多方主体的补救 | 第49-52页 |
一、基金业的联合检查制度 | 第49-50页 |
二、投资者保险机制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