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板论文

火灾后混凝土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16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15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3-14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4-15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火灾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第16-39页
   ·引言第16页
   ·试验介绍第16-23页
     ·试验概况第16-17页
     ·试验设备第17页
     ·试块制作第17-18页
     ·高温试验过程第18-21页
     ·轴压试验第21-22页
     ·劈拉试验第22-23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23-32页
     ·抗压强度变化第23-27页
     ·弹性模量变化第27-28页
     ·本构关系变化第28-29页
     ·峰值应变变化第29-30页
     ·劈拉强度变化第30-32页
   ·火灾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数据处理第32-39页
     ·抗压强度第32-35页
     ·弹性模量第35页
     ·劈拉强度第35-39页
第3章 混凝土板的受火和承载力试验第39-53页
   ·试验简介第39页
     ·试验目的第39页
     ·试验方案第39页
   ·试验准备第39-48页
     ·试验设备第41-42页
     ·试件制作第42-45页
     ·试件放置第45-48页
   ·试验过程宏观现象第48-53页
     ·常温下混凝土板静载试验现象第48-49页
     ·混凝土板受火试验现象第49-52页
     ·混凝土板火后加载试验现象第52-53页
第4章 受火后混凝土板承载力试验结果分析和比较第53-77页
   ·常温板加载试验数据结果分析第53-56页
     ·常温板加载位移变化第53-54页
     ·常温板加载各点应变变化第54-56页
   ·受火板高温过程数据结果分析第56-61页
     ·试验炉实际升温曲线第56-57页
     ·混凝土板内热电偶测量温度第57-59页
     ·混凝土板受火时各点位移第59-61页
   ·受火板受火后加载数据结果分析第61-69页
     ·受火板高温后加载位移变化第61-65页
     ·受火板高温后加载各点应变变化第65-69页
   ·常温与受火后混凝土板性能比较第69-77页
     ·加载时跨中挠度比较第69-71页
     ·混凝土板极限承载力比较第71-72页
     ·混凝土板1/200挠度时的承载力比较第72-73页
     ·混凝土板初始刚度比较第73页
     ·加载时受压混凝土应变比较第73-75页
     ·加载时跨中受拉钢筋应变比较第75-77页
第5章 受火后混凝土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77-103页
   ·引言第77页
   ·受火后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分析的特点和目的第77-79页
   ·受火后混凝土构件非线性分析的方法第79-87页
     ·Ansys软件介绍第79-80页
     ·受火后混凝土构件模型相关单元介绍第80-82页
     ·建模与网格划分第82-86页
     ·荷载的施加方式第86页
     ·Matlab与Ansys接口第86页
     ·求解器的选择和收敛准则第86-87页
   ·常温混凝土连续板的 ANSYS模型分析第87-92页
     ·铰支座边计算竖向位移与试验结果对比第88-89页
     ·板跨方向计算竖向位移与试验结果对比第89-90页
     ·计算混凝土应变与试验结果对比第90-91页
     ·计算钢筋应变与试验结果对比第91-92页
   ·受火板的 ANSYS计算分析第92-100页
     ·受火板一的Ansys计算结果与试验对比第93-96页
     ·受火板二的Ansys计算结果与试验对比第96-98页
     ·受火板三的Ansys计算结果与试验对比第98-100页
   ·Ansys计算结果的总结第100-10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本文主要工作回顾第103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03-104页
   ·问题与展望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表面活性基团的PAMAM对磷酸钙盐结晶行为研究
下一篇:产业装备与装备产业:中国工业化道路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