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方法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4页 |
·连续梁施工控制方法综述 | 第14-17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7-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ANSYS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 | 第19-25页 |
·引言 | 第19页 |
·建模方法 | 第19-21页 |
·等效荷载法 | 第19-20页 |
·实体力筋法 | 第20-21页 |
·ANSYS中钢筋混凝土单元介绍 | 第21-24页 |
·SOLID65单元 | 第22-23页 |
·LINK8简介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灰色预测控制系统 | 第25-44页 |
·概述 | 第25-26页 |
·预测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26-31页 |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 第26-27页 |
·预测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 | 第27-31页 |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1-39页 |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 第31-33页 |
·灰色理论中几个重要的定义和命题 | 第33-34页 |
·灰色模型(Gray Model)的建立 | 第34-39页 |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过程参考轨迹的确定 | 第39-41页 |
·参考轨迹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 第39-40页 |
·前进分析法 | 第40-41页 |
·立模标高理论值的确定 | 第41页 |
·参数识别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 | 第44-66页 |
·概述 | 第44页 |
·衡阳东阳渡湘江大桥工程概况 | 第44-47页 |
·衡阳东阳渡湘江大桥施工控制的内容、目的与原则 | 第47-48页 |
·施工控制的目的与内容 | 第47页 |
·施工控制的原则 | 第47-48页 |
·衡阳东阳渡湘江大桥施工控制计算分析 | 第48-51页 |
·立模标高的预测 | 第51-57页 |
·立模标高的分项预测 | 第51-56页 |
·立模标高的直接预测 | 第56-57页 |
·施工检测 | 第57-59页 |
·变形测试 | 第57-58页 |
·应力应变测试 | 第58-59页 |
·施工控制的实施 | 第59-60页 |
·灰色预测控制系统示意图 | 第59页 |
·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流程图 | 第59-60页 |
·施工控制的具体实施过程 | 第60页 |
·灰色预测控制系统的应用 | 第60-63页 |
·立模标高的分项预测 | 第61-62页 |
·立模标高的直接预测 | 第62-63页 |
·衡阳东阳渡湘江大桥主桥的控制结果 | 第63-66页 |
·挠度、标高分析与控制 | 第63-64页 |
·内力分析与控制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