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空气品质与空调二次污染的对策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意义第11页
   ·室内空气品质的发展历程第11-18页
     ·认识室内空气品质的历程第12-13页
     ·对室内污染物的认识第13-15页
     ·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性以及节能之间的关系第15-16页
     ·改善IAQ的思路和措施第16-18页
   ·空调系统的二次污染第18-20页
     ·空调系统的污染状况第18-20页
     ·SARS疫情对空调系统的挑战第20页
   ·二次污染的提出与控制策略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2章 室内污染物与健康效应第23-44页
   ·颗粒污染物第23-24页
   ·化学污染物第24-30页
     ·无机化合物第24-25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第25-27页
     ·室内化学污染状况第27-30页
   ·放射性污染物第30-31页
   ·生物污染物第31-36页
     ·微生物的定义第31-32页
     ·微生物的特性第32页
     ·空气微生物的来源第32-33页
     ·微生物的分类第33-34页
     ·细菌第34-35页
     ·病毒第35-36页
   ·室内微生物污染状况第36-38页
     ·传染性疾病第37页
     ·非传染性疾病第37-38页
     ·非过敏性免疫反应第38页
     ·其他危害第38页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因素第38-41页
     ·温湿度对真菌生长的影响第39页
     ·温湿度对细菌和病毒的影响第39-41页
     ·温湿度对螨的影响第41页
   ·室内污染物与健康效应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3章 改善IAQ,消除微生物污染源的关键措施──湿度控制第44-67页
   ·湿度控制的意义第44-45页
   ·公共建筑内相对湿度范围第45页
   ·湿度控制理念第45-49页
     ·传统舒适性空调理念第45-48页
     ·恒温恒湿法湿度控制第48页
     ·湿度优先控制理念第48-49页
   ·湿度优先控制的特点第49-56页
     ·湿度控制信号第50-51页
     ·系统处理湿负荷能力第51-52页
     ·湿负荷稳定性要求第52-53页
     ·室外空气状态区域的划分与设计参数选择第53-55页
     ·湿度优先控制的优点第55-56页
   ·湿度优先控制系统的适用场合第56-65页
     ·室内湿负荷组成第56-58页
     ·湿度优先控制系统对办公楼的适用性第58-64页
     ·湿度优先控制系统对医院的适用性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系统湿处理方式第67-74页
   ·空调系统除湿方式第67-72页
     ·冷却除湿第67-68页
     ·固体吸附除湿第68-69页
     ·液体吸收除湿第69-70页
     ·冷却与固体吸附联合除湿第70-72页
   ·空调系统加湿方式第72-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5章 湿度优先控制系统形式第74-98页
   ·新风机组的形式第74-77页
     ·医用空调机组的控制思路第74-76页
     ·新风机组部件第76-77页
   ·系统节能措施第77-89页
     ·显热回收系统第77-82页
     ·全热回收第82-83页
     ·不同措施节能性分析第83-89页
   ·室内显热负荷处理方式第89-92页
     ·房间单独处理显热负荷第89-91页
     ·回风机组集中处理回风第91-92页
   ·送风方式第92-96页
     ·低温送风第93页
     ·一般温差送风第93-96页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1页
   ·结论第98-99页
   ·展望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个人简历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ATLAB平台下基于克立格理论的固体资源储量估算系统的开发与实践
下一篇:听力诊断测试中选择题型和建构题型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