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戏唱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湖南花鼓戏简介及研究概况 | 第6-12页 |
·花鼓戏的起源 | 第6页 |
·湖南花鼓戏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6-8页 |
·“两小戏”阶段 | 第6-7页 |
·“三小戏”阶段 | 第7页 |
·“多行当本戏”阶段 | 第7-8页 |
·湖南花鼓戏的流派和体系 | 第8-10页 |
·长沙花鼓戏 | 第8-9页 |
·岳阳花鼓戏 | 第9页 |
·常德花鼓戏 | 第9页 |
·邵阳花鼓戏 | 第9-10页 |
·衡阳花鼓戏 | 第10页 |
·零陵花鼓戏 | 第10页 |
·花鼓戏唱词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花鼓戏语言的特点 | 第12-21页 |
·使用方言演唱 | 第12-14页 |
·花鼓戏语言的个性化 | 第14-15页 |
·花鼓戏语言的动作性 | 第15-17页 |
·花鼓戏语言的时代性 | 第17-19页 |
·花鼓戏语言的通俗性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湖南花鼓戏唱词的语音特点 | 第21-33页 |
·花鼓戏唱词声调与曲调相协调,表现出声律和谐美 | 第21-25页 |
·阴平(妈) | 第22-23页 |
·阳平(麻) | 第23页 |
·上声(马) | 第23-24页 |
·去声(骂) | 第24-25页 |
·入声(抹) | 第25页 |
·讲究押韵,表现出回环美 | 第25-33页 |
·押韵的方式 | 第25-30页 |
·用韵与内容的适应 | 第30-31页 |
·用韵的分布不均衡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花鼓戏唱词的选词 | 第33-40页 |
·大量应用有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的词 | 第33-36页 |
·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 第33-34页 |
·巧用词语突出形象色彩 | 第34-36页 |
·寻常词语艺术化用法 | 第36-40页 |
·方言词的使用 | 第36-37页 |
·书面语的使用 | 第37-38页 |
·古语词的使用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湖南花鼓戏唱词的腔句 | 第40-52页 |
·腔句的基本句式结构 | 第40-43页 |
·花鼓戏腔句的变化句式 | 第43-47页 |
·“戴帽子” | 第43-44页 |
·“添尾巴” | 第44-45页 |
·中间插衬字 | 第45-46页 |
·腔句中间插词组 | 第46-47页 |
·花鼓戏唱词的句际关系和结构模式 | 第47-52页 |
·对偶 | 第47-48页 |
·排比 | 第48-51页 |
·顶针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