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前言 | 第8页 |
1-2 碳酸二甲酯的性质 | 第8-9页 |
1-2-1 物理性质 | 第8-9页 |
1-2-2 化学性质 | 第9页 |
1-3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方法 | 第9-12页 |
1-3-1 光气法 | 第9-10页 |
1-3-2 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 第10-11页 |
1-3-3 酯交换法 | 第11页 |
1-3-4 其他一些合成方法的分析 | 第11-12页 |
1-4 碳酸二甲酯的应用 | 第12-14页 |
1-4-1 DMC在代替光气等传统领域的应用 | 第12-13页 |
1-4-2 DMC在甲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3页 |
1-4-3 碳酸二甲酯的其他应用 | 第13-14页 |
1-4-4 非反应性用途 | 第14页 |
1-5 负载液相催化剂 | 第14-18页 |
1-5-1 负载液相催化剂简介 | 第14页 |
1-5-2 负载液相催化剂的结构 | 第14-16页 |
1-5-3 负载液相催化剂的研究及应用 | 第16-18页 |
1-5-4 影响负载液膜催化剂的因素 | 第18页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7页 |
2-1 原料和化学试剂 | 第20-21页 |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21-22页 |
2-2-1 实验装置简介 | 第21页 |
2-2-2 反应系统控制说明 | 第21-22页 |
2-2-3 分析方法 | 第22页 |
2-3 实验操作步骤 | 第22-24页 |
2-4 催化剂表征 | 第24页 |
2-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4页 |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4页 |
2-4-3 催化剂比表面和孔径(BET)分布的测定 | 第24页 |
2-4-4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24页 |
2-5 数据处理 | 第24-27页 |
第三章 负载液相催化剂的制备及反应性能 | 第27-40页 |
3-1 前言 | 第27页 |
3-2 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均相催化剂 | 第27-28页 |
3-3 液膜相溶剂的选择 | 第28-30页 |
3-4 不同载体的影响 | 第30-34页 |
3-4-1 不同载体催化性能的差别 | 第30-32页 |
3-4-2 不同种类载体催化剂的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32-33页 |
3-4-3 处理条件对活性炭载体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 液膜相溶剂负载量的影响 | 第34-37页 |
3-5-1 液膜相溶剂负载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2 不同DEG负载量催化剂的BET和SEM分析 | 第35-37页 |
3-6 浸渍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7页 |
3-7 活性组分负载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8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合成碳酸二甲酯负载液相催化剂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0-49页 |
4-1 前言 | 第40页 |
4-2 反应压力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 反应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4-4 空速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4-5 固载催化剂和SLPC催化性能的比较 | 第44-48页 |
4-5-1 催化性能的比较 | 第44-45页 |
4-5-2 催化剂的晶相分析 | 第45-47页 |
4-5-3 四甘醇为液膜相溶剂和高压浸渍制备催化剂的稳定性的考察 | 第47-48页 |
4-6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5页 |